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不同临床手段(手术、药物、伽玛刀)治疗泌乳素微腺瘤的疗效,寻求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临床实践.方法 该院1995~2001年收治的泌乳素微腺瘤112例.将所有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手术组、溴隐亭组和伽玛刀组;按患者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20岁、21~30岁、>30岁三个年龄组;按肿瘤大小分≤5mm和6~10mm两组;按治疗前血PRL基础水平分为≤100μg/l、101~200μg/l、>200μg/l三组;按病程长短分≤6个月、7-12个月、13-24个月、>25个月四组;按治疗后血PRL水平分为正常PRL组和高PRL组.先比较分析三个治疗组内在不同分组水平(年龄组、大小组、血PRL组、病程组)的疗效,最后比较三个治疗组间在不同分组水平(年龄组、大小组、血PRL组、病程组)的疗效差异.综合文献资料,分析患者年龄、肿瘤大小、血PRL基础水平及病程等因素与泌乳素微腺瘤治疗预后的关系.SPSS11.0作为该课题研究的统计分析和制图软件,P≤0.05时认为有统计学差异.第一部分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特点目的研究分析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影响患者血PRL基础水平和临床症状的相关因素.第二部分手术、溴隐亭及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疗效目的研究分析手术、溴隐亭及伽玛刀治疗泌乳素微腺瘤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第三部分手术、溴隐亭及伽玛刀治疗垂体泌乳素微腺瘤的疗效比较 目的比较研究不同临床治疗方法(手术、药物、伽玛刀)治疗泌乳素微腺瘤的疗效.结论 血PRL水平在200μg/l以下的患者,手术切除肿瘤疗效比服用溴隐亭和伽玛刀照射治疗效果好,建议手术切除肿瘤作为此类患者首选治疗方案;而血PRL水平超过200μg/l者,先试用溴隐亭治疗是较合理的治疗方案.伽玛刀照射治疗宜作为手术和溴隐亭治疗的辅助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