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本清张(1909—1992)是日本社会派推理小说的旗手,继江户川乱步、横沟正史之后,又一次开创了日本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1952年,他凭借《某<小仓日记>传》获得第28届芥川文学奖。然而,真正使其名声大噪的,是1957年几乎同时出版的两部长篇推理小说《点与线》和《隔墙有眼》。此后,松本清张创作了多部与社会现实紧密相连的推理小说,影响深远,并受到日本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喜爱。与之前的推理小说不同,松本清张的作品不以异想天开的情节、华丽的犯罪手法夺人眼球。其文风朴实无华,常以真实的社会背景为舞台,关注社会现实,尤其注重探讨犯罪背后的社会原因,深入发掘人物的心理活动,因而极大地提高了推理小说的文学价值,也获得了日本评论界的广泛关注。但中日两国以往的学者大多将研究的重点放在犯罪动机上,认为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主要体现为犯罪动机的社会性。对此,笔者试图从更加广阔的角度去解析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以期更加立体地把握这位社会派巨匠的文学价值与魅力。本论文主要围绕作家的长篇代表作《零的焦点》,分三个章节对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章首先是对社会派推理小说进行简要地介绍。尤其对松本清张的文学创作进行了整理归纳,并结合《广辞苑》、《大辞泉》等权威综合性辞典,以及《心理学辞典》等辞书对“社会性”这一概念的解释,明确本文所探讨的“社会性”的范围:松本清张在作品中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挣扎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形象,揭露了个体的欲望与自卑,社会整体的不安与身份制度的差别等问题,体现了作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此外,不仅作品反映了诸多社会现实问题,而且小说本身对社会整体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本文所探讨的社会性,也包含这些社会影响。第二章以《零的焦点》为中心,从真实的社会舞台、作家对个体,特别是弱势群体的关怀、对社会问题的揭露、以及作品的社会影响四个方面,探讨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在真实的社会舞台这一节中,笔者主要考察了小说的背景舞台———金泽地区相关描写的真实性,并指出作家将金泽的景色描写与人物的心理活动巧妙地融为一体,在真实的背景环境下探讨个人的内心世界。第二节,笔者力求深入分析小说中板根祯子、室田佐知子、鹈原宪一等几位主要人物。认为他们身上的“欲望”、“自卑”以及最终悲剧性的命运,是战后日本普通国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共同倾向。第三节将研究视角扩大到清张在作品中对整个社会现实问题的揭露上。指出在该小说中,作家主要针对战后日本国民社会身份地位的不平等,以及美军的占领给普通日本民众,尤其是日本女性带来的创伤这两大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揭露。最后一节,从接受美学的视角,探讨了作品与读者的关系,将小说对读者、其他推理小说家,以及日本推理题材的影视剧的影响,并将其作为社会性的表现进行了阐述。第三章就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形成的原因,从内在和外在两个方面进行了剖析。内因主要可以归结为作家本人长年在社会底层生活的个人体验,而外因则从战后日本社会动荡的现实、其他推理小说流派的衰落,以及日本国内外作家对清张的影响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本文主要从姚斯的接受美学的观点出发,对《零的焦点》这部作品进行分析,力图多角度的把握松本清张推理小说的社会性。若本文能够弥补国内清张文学研究的不足,为今后松本清张文学的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笔者将不胜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