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不断向老龄化倾斜,这将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产生重大影响,其对养老保障制度的影响尤为深远,它与所有老人的晚年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全社会都要转变对老龄化问题的简单片面认识,以国家长治久安和长期平稳发展为出发点,认真积极对待人口老龄化问题。为防范和规避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风险,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大体有:延长退休年龄,独生子女政策的改革,将人口老龄化因素引入养老金指数调整方案中等等。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不可或缺的内容。随着人口老龄化、通货膨胀的日益严重,城镇基本养老金指数化调整可以有效地解决因人口结构和经济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养老金绝对购买力降低、退休人口经济利益受损以及养老金制度面临的财务失衡危机等问题。我国在计划经济时代的养老金制度规定退休金的发放以退休前最后一年的工资为基准,依据工龄长短按不同的比例领取,从长期看,这种计发办法显然难以抵御通胀和平均工资增长对养老金绝对购买力的侵蚀。1991年,国务院于1991年33文件中规定了养老金的发放参照在职工工资增长基础上,对基本养老金进行适当调整。但这种调整只是暂时性,各个省份的执行情况不一,且没有将人口老龄化因素纳入考察范围。作为基本养老金改革的一部分,合适的城镇基本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改革将对养老金制度与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基于以上现实,本文参照德国公共养老金指数改革方案,结合韩伟,穆怀中(2003)设计的养老金调整指数,将通胀率,平均工资增长率和人口老龄化三个要素引入所设计的养老金调整指数中。本文最大的亮点在于:第一,目前国内外很少文献将人口老龄化纳入指数化调整考虑范围,本文将通胀率、平均工资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作为我国基本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调整因子。第二,根据国情对不同人群(“老人”、“中人”“新人”)提出不同养老金指数化调整方案。充分体现养老保障制度改革的公平原则。本文通过回归分析得出针对不同人群的不同指数化调整方案,结合内部效率与外部效率两大检验标准,得出适合我国城镇养老金指数化调整的改革方案,为今后我国城镇基本养老金制度改革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