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以莽草酸脱氢酶为靶点的抗结核药物筛选研究;第二部分靶向结核分枝杆菌耐酸机制药物筛选模型的前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unwoai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包括两部分的工作:第一部分莽草酸脱氢酶(Shikimate dehydrogenase, SD)与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MTB)的生长繁殖密切相关,被认为是潜在的抗结核药物新靶标。获得具有抗结核活性的结核分枝杆菌莽草酸脱氢酶(MtSD)抑制剂,对于该靶标的验证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在克隆表达MtSD的基础上,采用反复冻融和Ni2+亲和层析的方法,纯化得到了高纯度的MtSD;并验证了所得到的MtSD具有天然SD酶活性;优化了酶活测定体
其他文献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hin releasing factor,CRF)作为神经内分泌肽的同时,在中央神经系统神经传递中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应激刺激下,由下丘脑室旁核细胞分泌CRF,激活促皮质素细胞上的CRF1受体,从而刺激肾上腺皮质分泌皮质激素,最终导致一系列生理功能和行为反应。因此,CRF1受体成为治疗神经精神疾病药物的潜在靶标,而CRF1受体抑制剂的设计和合成也成为
microRNAs是一类在多种真核生物中发现的大小约21-25nts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3UTR互补序列特异性结合,导致翻译抑制或(和)mRNA降解,调节基因的表达。microRNAs在肿瘤的
[目的]  前期研究已发现甘草酸具有预防小鼠骨质疏松的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明确。甘草酸与甘草次酸存在显著的体内药代动力学差异,传统认为甘草酸的体内代谢产物甘草次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