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1-甲基色氨酸(1-MT)对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1)构建稳定转染IDO基因的hepG2细胞系,并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验证获得的表达细胞株。(2)建立荷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将其分为hepG2组,空质粒组,IDO+生理盐水组、IDO+5-氟嘧啶组、IDO+1-MT组、IDO+1-MT+ 5-氟嘧啶联合处理组(各组n=8),观测各组小鼠成瘤情况,肿瘤体积差异以及病理学常规检查,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内IDO表达情况。同时每只小鼠于处死前采用摘眼球采血方法获得血液,分离血清,并利用酶联免疫法检测AFP的分泌量。结果:(1)RT-PCR检测显示:pcDNA3.1-IDO转染组成功扩增出464bp的目的基因片段,pcDNA3.1转染组未能扩增出片段;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质粒pcDNA3.1-IDO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表达IDO蛋白,而质粒pcDNA3.1稳定转染hepG2细胞与未转染的hepG2细胞则不表达IDO蛋白。(2)与hepG2和空质粒生理盐水组相比较,IDO生理盐水组肿瘤体积大,生长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IDO生理盐水组比较, 5-FU组,1-MT组和联合组肿瘤体积均变小,重量减轻,其抑瘤率分别为86.54%,79.95%,9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且联合用药组效果更好( P﹤0.05 ),而5-FU组和1-MT组肿瘤体积变化无显著性差异( P>0.05 );(3) HE病理切片观察:各处理组可见癌细胞密度减少,坏死区域增加;(4)肿瘤组织内IDO表达:治疗组癌细胞内着色较少,癌细胞小而稀疏,特别是联合组甚至未见细胞内棕黄色着色;而对照组肝癌细胞多,成片排列,核大,着色广泛,且着色颗粒较多。(5)各处理组外周血甲胎蛋白值(AF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1)成功建立了稳定转染IDO基因的hepG2细胞系,并使IDO基因在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有效表达,为进一步探讨该基因的功能及后期的动物实验奠定了基础。(2)在体内IDO可促进肝癌细胞的生长,其可能参与了肝癌细胞的免疫逃逸;(3)1-MT对人肝癌小鼠皮下移植瘤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与化疗药联合应用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