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人工驯养调研及其香腺组织转录组测序分析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book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野生林麝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主要分布在陕西、四川等省市的山区中。雄性林麝香腺分泌的麝香为四大动物香料之首,也是一种名贵的中药材,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由于其栖息地遭到破坏,加上滥捕滥杀,野生林麝数量和麝香产量急剧下降。为保护野生林麝资源和提高麝香产量,早在上世纪50年代我国便展开了林麝的人工驯养和科学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相关资料仍不系统、不规范,一些基础研究不深入,特别是其泌香机制仍不够清楚。因此,需进一步探究林麝的人工驯养技术和泌香机制。本研究以陕西省某林麝养殖场为对象,调查了该林麝养殖场2018—2019年的人工驯养情况,分析了林麝人工驯养过程中的实际生产问题。利用高通量测序、生信分析、RT-q PCR验证、HE染色和免疫组化等方法,探究了4月龄雄性林麝香腺组织中雄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当前林麝的人工养殖具有鲜明的特点。其驯养方式主要是“圈舍-运动场”圈养模式;圈养林麝的日粮由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组成,其不同发育阶段对饲料配比要求不同,但需注意粗饲料的品质;人工驯养林麝外伤引起的化脓性疾病较常见,胃肠炎和一些寄生虫引起的消化道疾病偶发,幼龄林麝容易感染支原体肺炎;繁殖管理方面,配种林麝公母比为1:2,可保证双胎率超过80%,繁殖率达180%以上;雄性林麝的麝香分泌量与年龄有关,3~8岁是其泌香盛期,平均泌香量为11.84~18.74 g。(2)4月龄雄性林麝未性成熟,通过HE染色发现睾丸曲细精管发育未完全,管腔中没有圆形精子、延长型精子和成熟精子;香腺为典型的腺体组织,由很多腺管组成,腺细胞附着在腺管管腔基底部。4月龄林麝香腺组织转录组测序分析显示,在香腺中共注释到33308个基因。与睾丸组织相比,共发现7018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3581个基因表达上调,3437个基因表达下调。差异表达基因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类固醇激素合成信号通路显著性富集了1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CYP11A1、CYP17A1、HSD3B基因涉及雄激素的合成过程。通过RT-q PCR和免疫组化分析,发现雄激素合成相关基因CYP11A1、CYP17A1、HSD3B在林麝香腺组织中表达,且雄激素合成关键限速酶CYP11A1在香腺组织中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睾丸组织。调查结果表明,当前林麝人工驯养技术仍有待提高,本研究为林麝的标准化饲养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此外,香腺中雄激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表明了香腺组织可能存在雄激素合成信号通路,推测香腺可能通过自身产生雄激素调控其发育,甚至影响成年雄麝的麝香产量和品质。
其他文献
20世纪80年代至今,整个中国出现了巨大的转型,经济化、商品化、城市化浪潮席卷而来,这给中国当代文学、尤其是女性文学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更为自由和深广的空间。本文即是对
从高等教育结构上存在的“富人更富,穷人更穷”问题入手,对两种解决该问题的观点提出了质疑,阐述了“优秀高等公立学校的国家民营化”这一构想,为解决该问题提出了理论依据.
3月20日,我厅在南京召开省服务贸易工作研讨会。省发改委、教育厅、公安厅、财政厅、文化厅、卫生厅、广电局、国税局、统计局、工商局、新闻出版(版权)局、旅游局、外管局等省
高职院校构建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实习过程管理在新时期已变得尤为重要。当前国内顶岗实习信息化管理平台技术开发总体来说还不够成熟,引进使用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后吞咽障碍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1年5月间入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合并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