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内容。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家之间、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实质已转向制度和营商环境的竞争。当前,中国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建构良好的政商关系,建立起“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已经成为了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构建“亲”和“清”新型政商关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需要依靠改革开放来激发市场主体的活力,要在营商环境、政商关系等,这些软环境上做出新的突破,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各地区、各部门严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优化营商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也要看到在营商环境的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方面还有待提升,政企沟通机制匮乏,“清”和“亲”的政商关系尺度如何把握,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市场经济的活力发挥。因此,如何补齐这些“短板”,营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吸引外资、拓展对外开放新格局,就自然成为当前各级政府急切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以营商环境改革的重点领域“放管服”改革作为分析线索,以经济较为发达,营商环境改革走在前列的上海市作为分析样本,对优化营商环境相关改革措施和实施效果进行深入分析。继而与市场主体需求和公众期望进行对比。找出上海市在营商环境“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方面所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发现,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实施以来,上海市营商环境总体上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与市场主体和公众需求之间的期望还有不小的差距。差距主要表现在公共部门部分从业人员、部分政府部门对营商环境缺乏全面认识,相关措施实施后的市场监管不够规范。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部分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吸收和总结的基础上,以深化“放管服”改革为线索,提出了上海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对策。既需要在服务型政府建设、市场环境优化、法治环境健全、亲清政商关系营造以及政策环境完善等重点领域持续发力,继续深化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