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在2010年已超过4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上市公司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日益提高,而在公司经营管理中发挥举足轻重作用的高管人员也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薪酬作为对高管人员所做贡献的货币化描述与肯定有效激发了高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了企业的价值。随着中国企业改制以及高管薪酬改革的推进,高管薪酬水平较之以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加重视人才的表现,但部分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畸高也引起了广泛质疑。为调节社会收入分配,满足普通员工及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中国不断出台政策限制高管薪酬。在这种制度背景下,重新审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的相关性不但可以从制度层面上考量国家限薪政策的实施效果,对建立更为合理的激励和制约治理结构以及充分发挥工资的杠杆作用等方面也有重要意义。 本文运用中国上市公司2008-2009年度相关数据,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首先检验了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是否存在相关关系,并考察了限薪政策颁布前后薪酬与绩效的相关程度。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研究公司实际控制人类型因素对薪酬激励效果造成的影响,应该如何利用研究结论对现有制度进行改革,进而为公司绩效的提升提供帮助。本文的研究发现主要有:(1)中国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公司绩效之间显著正相关,国家对上市公司高管薪酬的限制政策应该在不影响公司经营绩效的前提下实施。(2)中国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为国家时对薪酬激励效果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