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运用透刺疗法结合温针和普通针刺疗法结合温针分别治疗肩周炎进行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比较两者不同疗程后疼痛、肩关节功能的改善以及总体疗效情况,客观评价透刺疗法结合温针治疗肩周炎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进一步探讨透刺疗法结合温针治疗肩周炎的机理,从而为肩周炎的治疗寻找一种简便、高效且疗程短的方法,以期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方法: 根据肩周炎的诊断标准,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针灸门诊收集的60例患者,按照自愿、知情的原则纳入病例,采用临床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透刺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刺疗法结合温针治疗。两组患者均隔日治疗1次,7次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第一、第二疗程结束后,根据 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和 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观察两组VAS评分以及Constant-Murley评分数值的变化,记录并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最后进行评价。同时,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国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分别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运用 SPSS19.0对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1.临床疗效:第一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2例,显效13例,好转11例,无效4例;对照组治愈1例,显效5例,好转17例,无效7例;两组综合疗效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个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治愈率7例,显效17例,好转5例,无效1例;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15例,好转8例,无效4例;两组综合疗效组间比较,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VAS评分: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疗程结束后、第二个疗程结束后组内及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Constant-Murley评分数值变化:治疗前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疗程结束后、第二个疗程结束后组内及组间比较,经t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研究表明,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肩周炎患者均能够达到镇痛的效果,而且均能够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但是透刺疗法结合温针治疗在镇痛、改善肩关节功能以及有效率方面均优于普通针刺结合温针,并且能够缩短疗程,具有临床优越性。本研究为肩周炎提供了新的临床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