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踏上文坛到四十年代末转入文物研究,沈从文始终把生命、人生、命运这类命题作为创作的主旋律。对生命的敬重与关注,使沈从文文本弥漫着浓郁的生命意识。其湘西散文也不例外。本论文即是从生命意识切入他的湘西散文,旨在挖掘其湘西散文的深层内涵。沈从文从小热爱自然、亲近自然,加之禀赋天成,使得他的生命直觉得以形成和保存。并且,历时五年多的艰难行伍生涯开启了他的生命意识。特别是地方武装的滥杀无辜和亲人朋友的无常死亡触动了他的灵魂,从此,思考生命成为他一生最深潜的课题。沈从文生命意识的形成还与东西方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强旺而执着的生命意识,正是楚文化的精魂”,而沈从文“对生命问题的倾心和痴迷”表明他在精神上对楚文化的认同。事实上,楚文化不仅孕育了沈从文多思善幻的气质,更对他后来思考生命有重要的启示。道家文化也启迪了沈从文。庄子的关注人性、关注生命,老子的自然观都对沈从文思考生命有所启发。并由此引发了他对理想的生命形式的呼唤。叔本华、尼采、柏格森等西方现代生命哲学大师的思想和观点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沈从文对生命的思考与体认。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在他的湘西散文中有着精彩呈现。沈从文厌弃城市生命的扭曲矫饰,当他站在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反观湘西时,他一方面看到了湘西生命质朴天然的美:人与自然的和谐,蓬勃强劲的生命力,朴素、健康、温暖的爱。同时也看到了湘西生命美轮美奂之背后深潜着的痼疾与丑陋:湘西子民对性格灵魂压扁扭曲的承认,遵循,甚至坚守,最突出表现是愚昧与麻木;时代大力挤压之下,湘西生命中“质朴、勤俭、和平、正直”等优秀质素正颜消色退。所以他礼赞生命之美,忧虑生命之陋,并企望汲取湘西生命中的美好质素作为资源,进而建构一种理想的生命形式。通过对湘西生命形式的透视我们发现,沈从文一直神往于“人与自然契合”的生命境界。所以他对理想生命形式的呼唤实质上是对自然生命形式的张扬。然而,沈从文漠视历史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二律背反现象,致使他的呼唤充满了困惑与无望。沈从文的生命意识具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与价值。20世纪30年代,当革命政治话语主宰了文学界的时候,沈从文依然视生命意识高于一切,并在他的湘西散文中执着于对生命的思考,这显示了他在现代文坛的先锋与超越。并且,具有浓郁生命意识的沈从文文本,一方面为自然生命的生存文学这一类生态文学范式拓荒,另一方面,它又成为人们精神困顿之时的抚慰剂和理疗仪。基于此,沈从文文本成为且将成为当下及未来进入话语主流的一种文学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