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十八大之前的城镇化主要以政府为主导,过分强调土地城镇化,忽视产业支撑作用,不重视现代农业的发展,导致农村优质劳动力的流失。而新型城镇化强调人口的转移,产业的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结合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多力支撑推动城市现代化。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就是在城镇化发展的长期过程中,由于各种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人口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保持、强化、深化、广化(即输出和扩散)或在一定条件下转化城镇化进程及其效果的综合影响方式。结合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新型城镇动力机制模型以农业现代化为主要推力,工业现代化为主要拉力,现代服务业为后发动力。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和动力机制之间呈现良性的互动格局;另一方面,各个动力机制之间也不是完全割裂的,它们之间不仅呈现着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局面。各个动力机制形成了一种统一的持续的动力机制体系,推动着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本研究对1990-2012年江苏城镇化、工业化、服务业以及农业现代化的原始指标数据进行处理与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VAR模型,运用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的计量分析方法对江苏城镇化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江苏省新型城镇化的变化受自身的扰动项的冲击影响呈逐步递减的趋势,从初始的1递减到0.723192。而其他经济变量的扰动项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率都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现代化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率从0上升到0.077135,工业化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率从0上升到0.146938,服务业对新型城镇化的贡献率从0上升到0.052735,实证分析的结果同前文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定性分析结论相吻合,即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工业现代化是主要推力,农业现代化的拉力作用不足,现代服务业还需进一步的发展。结合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针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动力机制的问题,文章最后从坚持“四化”同步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布局合理的城镇体系等方面对江苏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路径进行了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