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人口增加,地面空间建设容量极速增长。城市当中土地资源浪费、空间拥挤、基础设施配套不足、交通拥堵等方面的问题恶化。在城市的立体化开发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已成为提高城市容量、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城市环境、发展城市经济的重要措施。为了更加合理地规划地下空间的部署,加强其与城市的协调关系,近年来,我国在国家层面上先后出台了有关地下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而各地方也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在新城建设的过程中相继进行了各自地方的地下空间规划的编制,以规范性条文来导控地下空间的规划与建设。在很多城市浅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已趋于饱和的基础上,对深层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热题。各城市也在地下空间规划中对地下空间的层次和深度做了相应的划分和近期远期的发展规划。向深层地下进发是城市土地资源进一步扩张、功能拓展以及城市环境改造再生的必然趋势。对于深层地下空间,由于其特殊的空间环境的限制,传统的规划往往将其预留为军事或市政设施用地。而近年来,国内外出现诸多将民用功能置于深层地下空间的项目实例,如地铁站点、教学楼以及车库等,对地下空间的建设标准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首先通过梳理国内外地下空间功能演变和开发深度的发展历程,从政策与现象层面分析地下空间深度和民用功能的关系。着重分析现存的深层地下民用项目,将其分为新建民用项目和非新建项目,并结合具体的项目类型总结出不同类型的项目对应的现实背景原因。由于非新建项目均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空间转换而来,其建设背景和改造机制较为复杂,本文仅对新建项目做探讨。基于此现象和政策背景,本文将重心放在深层地下空间民用项目的基础性关键问题的分析上,提出了防火安全、心理感知和空间联系性的三类关键问题。首先是最核心的防火安全问题,从已有的地下空间防火安全和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规范出发,充分分析深层地下空间与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提炼出值得借鉴的要点。然后分析了传统的疏散方式用于深层地下空间的缺陷并总结出值得注意的安全要素。其次是心理感知,首先分析了深层地下空间对人员身心的影响,然后找出其与浅中层地下空间在影响因素上的差异。最后是地下空间的联系性,以地下空间的联系现状以及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为背景,归纳出深层地下空间的网络化在缓解城市压力、利于安全疏散以及增强人防功能的必要性。最后针对每个关键问题,从已有的规范出发,结合现有的深层地下民用建筑案例,提出适应性的基本对策。并选取重庆红土地轨道交通站点作为应用分析案例,通过对站点基本信息的调研,提出深埋地铁站点防火安全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