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载的人性论思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性问题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不休而又常谈常新的问题,概括起来大致可以分为四大类: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恶论、性有善有恶论。张载在儒学天道观的基础上提出“自立说以明性”的立场,建构了一套自己的人性理论。张载的人性论思想,既肯定了人性的本然善性,又解释了不善的来源;既为人性“立本”,又不忽略人性的现实层面;既诠释了人牛价值之终极目标,又为达至此目标提出了修养路径。他的人性论思想是对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总结利发展。 论文共分二个部分。 第一部分闸述了张载以“太虚”为核心所创建的儒家新的天道观。 张载的天道观以太虚为宇宙本休,太虚是超越气(宇宙万物)而内在于气(宇宙万物)的存在本身,是气(宇宙万物)存在的根据。太虚具有:无形、至实、永恒、湛一、至静等特征。太虚与气及宇宙万物的关系体现在他的“虚气相即”的命题中,太虚为本,气为用。太虚与气既有区别、不同的一面,又有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一面,二者共处于一个有机统一体之中。气则是万物之“成质”者,是天地万物的宇宙论始源。宇宙万象之生灭就是“气”之聚散或气化的结果。张载通过虚气相即将天道与人道相贯通,使其天道观成为人性论的理论根基。 第二部分分析张载人性论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理论贡献。 张载的人性论思想与传统的儒家人性学说存在着紧密的思想渊源关系,在充分吸收和借鉴了历史上丰富的人性说的理论资源后。他以“虚”为本;以“气”为用,在“虚气相即”基础上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人性“二层”说——“天地之性”、“气质之性”。其中源于太虚本体的“天地之性”是人的本性,它具有永恒、普遍、不变、至善、潜在的特征,它规定着人之为人,是人的道德人格形成的内在根据;禀“气”而成的“气质之性”是人之现实的自然属性,因人禀气不同而异,且内含“善恶”因子,它是造成现实世界个体人性差异的原因和根据。“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形上与形下、体与用、本与末的关系。人性二层理论说明了丰体人性发展的多维向度,即主体人的现实发展呈现出可善可恶的过程。这为道德修养的必要性提供了理论上的根据。 第三部分论述张载人性论思想的归宿。张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但由于气质之性的蔽塞和习染侵扰,所以可能为恶。为了恢复先天的善性,就必须变化气质,通过强学、守礼、立志、养气、虚心、致诚等功大改过迁善,使善恶混同的气质之性返本于绝对的善的天地之性。张载立足于一种宏大的总体宇宙视野,在对万物作出终极价值定位的基础上,确立了人在总体宇宙中的丰体地位以及人所应具的宇宙责任感和担当感。它要求人超越物我以继天立极、顶天立地,进而达至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天地境界,这就是人性论思想的归宿-圣贤境界。 张载的人性理论将道德价值的超越本体与人性的现实层面统一起来,大大拓展了对人性问题的解释空间。张载人性学说的创立,是对中国古代人性理论的总结和重要发展,并对后学的人性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现代社会人文精神的重建和人格的塑造也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其他文献
张载是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张载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张
作为企业竞争的基本手段,技术创新正日益成为企业实现持续发展的推动器和竞争力的源泉,要使经济繁荣,只有将科技与经济结合起来进行技术创新;如果企业不进行技术创新,科技再先进,也
政治哲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很重要的作用,王安石的哲学思想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王安石的政治思想在历史上的评价众说纷纭。王安石所处的时代是积贫积弱繁荣北宋中期,
在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的构架下,深入研究工程活动的主体,是把工程哲学研究推向深入的重要环节。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首先,通过对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中“科学共同体”概念的分析,来确定“共同体”概念的内涵。进一步探讨“共同体”概念应用于工程活动主体研究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其二,从组织与个人两个层面来讨论工程共同体的复杂的社会构成,以及把他们联合起来、组织起来的结构性关系;其三,在明确了工程共同体的
环境问题自古就有,环境保护是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提出来的。全面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在解决环境危机的基础上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有识之士、民众
形而上学作为人类理性的本能,表现为“爱智慧”的倾向,是对世界万物一种寻根究底的潜心探索,自古以来形而上学担任了开启人类智慧的重任。经历2000多年的发展,德国古典哲学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