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中韩“申遗之争”越演越烈,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思考。尽管如此,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较多,效果差强人意,急需探寻合适的方式来保护人类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总体情况较好,但由于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自身的复杂性,整理完善的保护机制和科学的保护路径,是推动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基于管理学中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分类法,按照技巧性和娱乐性高低进行划分,将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竞赛类、健身类、表演类和休闲类四大类,结合人类文化学中的文化整体论,分析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本真性”保护角度分析,保护过程中出现“失真”现象,选取嘉兴掼牛和高杆船技两个案例,挖掘“本真性”保护方式。从“活态性”保护角度分析,保护方式的选择不够科学,选取南湖船拳和畲族传统体育项目两个案例,剖析“活态性”保护方式。从“协同性”保护角度分析,保护主体之间缺乏协调,通过保护机制和路径的整理,明晰各类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方式,以期建立完善的政府保护机制,优选科学的社会保护路径。 因此,浙江省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要遵循“本真性”保护原则,还原传统的表现形式,营造传承的文化空间;遵循文化整体论的“活态性”保护原则,剖析现有的保护方法,选择合适的保护方式;遵循文化整体论的“协同性”保护原则,建立政策引导、财政支持、人才保障和保护预警的政府保护机制,在此基础上,根据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特征,优选院校培养、社区推广、节庆表演、旅游开发和竞赛发展的社会保护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