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文化及形象的重要表征,承载着城市发展的历程和文化记忆。他们通常为政府所有,管理和制约,由设计者规划设计,此类公共空间是人们所认知的传统的正规性公共空间。中国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不可避免的并发了诸多问题,其中之一则为城市正规性公共空间的缺失和使用效率的低下,呈现一定程度的“失落和死亡”状态。因此,城市居民往往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新的活动空间自发的进行公共活动,从而创造出新的城市公共空间。此类公用空间往往是空置的、剩余的、边缘的、废弃以及未被充分使用的城市基础设施和功能空间,居民对这类空间的占据、改变和使用,令其成为多元化的、意义丰富的公共空间——“非正规性公共空间”。这类空间弥补了正规性公共空间的不足,激发了部分既有公共空间的空间活力。而在现有的研究课题中,针对此类城市公共空间的研究课题相对较少,相同研究题材多从社会,心理和艺术角度进行剖析,从城市问题角度的研究成果较少。因此,基于武汉区域角色扮演发展现状,通过角色扮演这一全新视角对此类人群的活动中所反应的城市问题进行剖析,有十分重要的前景和意义。本论文从对角色扮演(Cosplay)外景活动对城市公共空间的影响研究入手,通过对相关案例多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和现场调研,对这一活动人群对城市公共空间的独特感知进行研究和梳理。通过这一全新视角针对城市正规公共空间及非正规性公共空间,运用城市社会学,调查跟踪研究,文本分析等方法对其空间特质与使用人群的行为习惯之间的张力关系进行研究解读。在静态的空间与动态的行为活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城市公共空间更新与转化机制,建构系统的理论框架。同时通过对案例相关脚本和人物社会性格的解读,双重解读出城市公共空间中存在的城市公共空间有关问题。最后,通过研究论文内容揭示出当代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建设、使用和维护中存在的相关现实问题,为相关课题提供新的研究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