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格局演变特征研究——以成渝经济区为例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nanqu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镇化是在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农村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非农产业向城市汇聚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是国家的重要发展战略,对于实现经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成渝经济区是西部地区最具优势、最具活力和发展潜质的核心地带,是西部地区经济中心和增长极,肩负着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然而,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成渝经济区存在着半城镇化现象明显、人口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衡、产业结构失衡、城镇规模体系不合理等诸多问题,成为制约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瓶颈。对成渝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展开研究,探索其时空演变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县域城镇化发展,在综合分析成渝经济区发展优势条件与城镇化问题的基础上,结合城镇化内涵,从人口城镇化、经济城镇化、社会城镇化3个大的方面入手,构建了成渝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测度指标体系。利用熵权法确定权重,分别计算了各县域2002年、2007年、2012年的城镇化水平。利用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锡尔指数计量方法,分析了各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差异程度。借助ArcGIS软件和ESDA软件,分析了城镇化水平的空间分异特征、演变规律以及空间差异的异质性与关联性。  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2~2012年,成渝经济区各县域的城镇化水平绝对差异呈现逐渐扩大的趋势,而相对差异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2)成渝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的差异主要是由成都平原经济带的内部差异引起的,其对整体贡献率超过了50%,同时经济带之间的差异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3)从空间格局特征来看,成渝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经历了由“低聚高散”向“双核结构模式”分布形态的转变。(4)城镇化重心、经济重心、社会重心大致呈现“东南—西北”走向,总体沿着“成渝发展轴”的方向朝着靠近几何重心的位置演变,这与重庆直辖后经济的强大集聚能力有关。人口重心偏向成都一方转移,这与成都在第三产业上的竞争优势有关。(5)2002~2012年,成渝经济区县域城镇化水平在空间上有较强的自相关性,呈现一定高值聚集与低值聚集的态势。“高-高”类型区域主要分布在成都经济带和重庆经济带,“低-低”类型区域主要分布在经济区中部,形成一个倾斜的“8字形”。要提高成渝经济区域镇化水平,应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科学选择城镇化模式;依托产业带动,促进人口就地转移;同时,完善土地管理、社会保障等配套政策,以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
其他文献
产业集群,是长三角地区规模经济的全新演绎。小到打火机、领带、纽扣等“小玩意”,大到辐射区域内乃至全国的高科技产业,产业集群体现了一种在竞争中融合的思维:不仅是单体企业的
热带气旋是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既定的类别和模式可以用于热带气旋预报。根据1884-1974年的热带气旋路径资料以及以往经验,结合台风移动过
朱总理去年在接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代表时说,“现在我们干部队伍里问题还是很多的,特别是我们国家机关干部队伍里面。” During his meeting with the representative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和中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上海港在国内和国际航运市场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全港的货运量已居世界第一,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三位,上海港的发展对上海市
我国城市化水平较低,加快城市化步伐成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未来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与周边区域经济体系、农村经济体系应该形成一种由多个不同的网络节点组合而成的
武汉城市圈,是指武汉及其周边100公里范围以内的黄石、鄂州、黄冈、孝感、咸宁、仙桃、潜江、天门8市,又称“8+1”城市圈。2001年提出,2007年底获批开始实施,新一轮的城市圈
本文分析了“三个代表”提出的历史条件、科学内涵及重大意义。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historical conditions, scientific connotation and great significance propo
城市扩展研究是新型城镇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推进城市空间扩展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绵阳市城市空间扩展及驱动因素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能够为未来中
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 ,要从理论上加深理解 ,提高认识 ,强化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观念 ;强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 ;强化为实现国家和人民的根本
本文在理论分析与室外试验相结合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统计方法分析树木蒸腾动态特征,并对树木蒸腾与气象因子关系进行探讨;利用单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BP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