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步行是最重要和生态的日常交通方式,不仅减少交通拥堵,还能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节约能源,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健康效益。城市日常服务设施承载着城市市民的生活和大众的文化需求,作为城市居民日常步行的主要目的地,其可步行性的优化对提升城市居民生活环境、促进绿色步行出行及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意义。特殊气候条件尤其是寒地气候极大地影响着步行环境及居民步行出行特征,冬季可步行性的研究关系到寒地城市人居环境的冬季宜居性及步行友好性。目前国内外研究中对于特殊气候下的可步行性研究较为缺乏,因此寒地气候影响下的可步行性测度及优化研究越来越显示出其紧迫性。本文首先梳理了寒地城市气候研究基础,分析寒地城市气候对物质空间环境的影响。对可步行性及其测度研究等方面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探讨,分析各类可步行性测度的优点与不足,进而明确可步行性的内涵、测度方法及应用,为后续的可步行性模型构建提供理论支撑。通过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了解气候影响下的步行交通环境、居民步行出行特征及日常服务设施使用的差异。结合北美步行指数设施分类、我国设施分类的相关规范标准及互联网数据筛选出9类日常服务设施并确定其权重,利用新数据环境下的互联网资源获得日常服务设施的空间数据,分析日常服务设施分布和发展现状。通过实测和问卷调查获取不同季节居民步行衰减规律,把握寒地气候影响下的居民步行衰减规律。本文构建了适用于寒地城市的可步行性测度方法,将居民步行衰减规律、路网数据以及日常服务设施数据集作为基础数据导入可步行性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良。确定了基于步行指数的计算方法步骤和评价标准,将该方法应用于典型寒地城市哈尔滨市主城区,使用Arc GIS软件处理空间数据并运算,得到出行点的单点步行指数,并通过普通克里格空间插值方法获得研究区域的面域步行指数,实现对哈尔滨市主城区可步行性测度结果的可视化表达。通过对寒地城市可步行性测度结果及不同季节可步行性结果对比的分析,探讨适宜寒地城市的可步行性优化策略,促进寒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及冬季步行性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