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手术前无刺激状态下,探讨不同途径利多卡因对丙泊酚镇静效应的影响及其机制,以及脑电双频谱指数(BIS)与脑状态指数(CSI)监测此类麻醉准确性。方法:ASA分级1-2级,20-50岁,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A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组,n=15)为对照组,病人予静脉注射生理盐水0.2ml/kg;B组(静脉注射利多卡因组,n=15)病人静脉注射1%利多卡因2mg/kg,缓慢于2分钟注射完毕;C组(硬膜外利多卡因组,n=15)病人行L2.3硬膜外穿刺置管,硬膜外注入1%利多卡因2mg/kg,测试麻醉平面有效。10分钟后予丙泊酚靶控输注,靶浓度从0.5ug/ml开始,递增梯度为0.5ug/ml,每一靶浓度输注5分钟,直至清醒镇静评分(observer’s assessment of alertness/sedation, OAA/S)为0后,以原靶浓度继续5分钟后停止试验,予以肌松剂、芬太尼诱导插管。记录TCI系统预测效应部位浓度值(CE)每变化0.1ug/ml的BIS、CSI数值和时间,以及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每20s行改良OAA/S评分并记录OAA/S评分变化时相应的监测指标。结果:三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B组患者静脉注射利多卡因后BIS、CSI下降;C组患者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后BIS、CSI变化不明显。C组患者达到OAA/S评分2、1、0分时所需要的CE较A组明显降低,B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三组BIS、CSI与CE均可用直线回归方程拟合,BIS、CSI与OAA/S评分等级相关性显著。结论:1预先静脉注射2mg/kg利多卡因仅对脑电活动有抑制作用,但不能增强丙泊酚的镇静作用。2硬膜外注射利多卡因有显著的镇静效果,使达到LOV、LOC时丙泊酚的预测效应浓度显著降低。3 BIS、CSI均能判断复合利多卡因麻醉的镇静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