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是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就存在的金融课题,只是到了1983年中央银行体制形成后才更加突出,尤其是中国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等更加快了对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研究。货币政策是指一国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和金融市场作用于货币供给,从而影响经济的一种政府行为。货币政策不但是一国中央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微观经济变动的制度因素。货币政策影响实际经济的机理早已为实践所证明。但是,不同的微观基础,不同的政策手段和内容,不同的政策运行机制,存在不同的效果。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政策基础与手段明显不同。对于具体的市场,应该有一个效益最大化的货币政策体系,这是各国政府和中央银行孜孜以求的目标。我国货币政策经历了计划经济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市场经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也正在由直接调控转向间接调控,调控体系正在得到逐步改进和完善,政策手段愈加灵活、有效。对这一领域学习并研究是本文之目的。 全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首先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进行界定,明确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是指货币政策实施后预定目标的评价,区分了货币控制的有效性和货币作用的有效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有效性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有效性、调控主体(即中央银行)的有效性、中观介体(如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有效性和调控微观客体(即企业和个人)的有效性,总结认为,有效货币政策发挥效应的条件是系统性的,除了调控主体、中关介体、微观客体以外,还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工具以及货币市场、资本市场等等。而后尝试着建立一些评价指标体系,如“有效性基本系数”(BCE)、时滞指标、基础货币的结构、货币乘数的大小、经济增长的质量、经济周期的变动状况等,认为特别是不规则的宏观金融政策是经济波动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冲击机制之一,是导致经济周期变动的主要潜在根源。最后,揭示了我国货币政策的从属性特征和政策效应的<WP=3>局限性,在分析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时,一方面要把握货币政策总量调控的特征,另一方面绝不能忽视结构调整的特色。 第二部分主要阐述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与传导机制的关系,说明了我国货币运行机制的特点,将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分为三个阶段:1953-1978年“统存统贷”时期;1979-1984年“差额包干”时期;1985-1997年“双向调控”时期,兼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套体系的政策工具与调控目标,实行“实贷实存”的信贷资金管理办法。并对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企业主体、货币市场、资本市场进行评价,指出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障碍,建议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使之成为货币政策的真正制定者和操作者,重新构造商业银行,减少商业银行积累的不良资产,同时强化对商业银行的监管,以避免由部分银行的过度风险引发系统性的问题,增强商业银行的竞争性,降低准入条件,取消限制竞争的一些规定,同时,进行必不可少的技术准备。进而分别讨论货币传导机制中的最终目标选择、中介目标选择和政策工具的效应,建议抛弃二元目标,实行单一目标,抛弃经济增长目标,确定稳定币值目标 ,加强货币供应量的监控,加快利率市场化,并对一系列中介目标和工具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对开放条件下,我国货币政策效应面临的挑战。第四部分分析转轨时期中国经济波动特征,提出用适应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调控经济,促进微观经济机制的建设,财政政策只适宜作为短期性的“相机抉择”政策,应以总量微调为主,对结构进行优化。第五部分总结中国产业结构的货币调节特征,促进产业结构和货币政策的相辅相成关系,增强货币政策作用的广度和深度。本文学识水平有限,不妥处,敬请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