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工作是以A~110质量区的近球形核112In为研究对象。实验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的HI-13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实验室完成。通过重离子融合蒸发反应110Pd (7Li,5n)112In布居了112In的高自旋态,选取的最佳能量点为50MeV,实验用靶是同位素丰度为97.2(±0.1)%的110Pd,厚度为2.4mg/cm2,蒸发在面密度为0.4mg/cm2的金衬上。所用探测阵列是由十二台反康高纯锗探测器和两台用于测量低能γ射线的小平面探测器组成。本实验连续进行一百个小时,一共记录数据大约1.9×108个二重符合事件。实验中利用133Ba和152Eu两个标准放射源对所用各探测器进行能量刻度和效率刻度,以用于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在离线数据处理时,建立了一个4096×4096的对称化矩阵和一个非对称化DrectionalCorrelation of Oriented(DCO)矩阵。利用开窗软件对所得矩阵进行γ射线开窗分析,得到各射线间的级联关系,建立并丰富了112In的衰变纲图。通过与112In已有纲图和部分相邻同位素纲图的比较与分析,发现了两条新的能带。根据DCO数据和系统学比较尝试确定了新带的自旋和宇称,并初步确定了新带带4的组态。对A~80,A~110,A~140和A~190质量区,原子核主要以近球形或弱形变原子核的状态存在。对这一区域的原子核高自旋态研究中,由于系统的形变很小,要获得角动量,最可能的结果是质子和中子的角动量相互靠拢,使得总角动量逐渐增加,直至两角动量完全重合,而总角动量的方向变化不大,从而可以形成规则的转动谱。由于质子和中子角动量就象一把正在合拢的剪刀,因此也形象地称之为“剪刀带”。原子核的剪刀机制是继回弯现象、超形变转动带之后的又一重要成果。“剪刀带”的形成有两种方式:一种是△I=1的带内能级间主要是很强的的磁偶极跃迁M1的转动带,少数质子-粒子(或空穴)和中子-空穴(或粒子)之间的耦合,并且绕总角动量转动。在转动带带首,质子和中子角动量近乎垂直,两者耦合的结果使总角动量矢量倾斜于原子核的惯性主轴。另外一种是△I=2的反磁转动带,原子核的价质子(中子)的角动量方向相反,且垂直于价中子(质子)的总角动量,这样的角动量分布也打破了球形核的转动对称性,引起具有转动特征的激发。在这样的能带中,随着两个质子(中子)角动量夹角减小,总角动量向中子(质子)总角动量靠拢,能量和角动量会逐渐增加,从而形成一种新的转动带。实验上,自从磁转动带首次在199Pb中发现以来。在这些区域的85个核中发现了195条磁偶极带,例如,在A~60区的58Fe和60Ni,A-80区的Rb,Kr和Br等同位素,A-110区的Cd,In,Sn,Sb和Te等同位素,A-140区的Tb,Gd,Dy等等同位素。然而,反磁转动带并没有磁转动带那么丰富的实验数据,迄今为止,仅在Cd的一些同位素,100Pd,144Dy和In的同位素108,110In中发现这样的带,在本中对112In的磁转动带-带3和一条疑似的反磁转动带-带4进行了系统的讨论。介绍并总结了前人对112In的磁转动带-带3的宇称、自旋和组态在实验上和理论上的讨论。并利用基于协变密度泛函的倾斜轴推转理论,基于组态πg-29/2g7/2(?)Vh11/2和’πg-29/2g7/2(?)Vh311/2对新带-带4的角动量与转动频率的关系进行了计算,并与邻近同位素108,110In的反磁转动带进行了比较,发现了其中的相似性,进而通过转动惯量的理论计算发现,其值远小于具有超形变的转动带的值,也小于相应的刚体转子的转动惯量,基于理论结果,初步确定其中的一个新带为反磁转动带,需要更多的理论和实验的解释和支持。对于新建的另外一条带-带5,由于实验数据和相关理论的不足,对宇称、自旋和组态等物理量都不太确定,对其物理本质的解释,还都需要更进一步的分析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