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鄱阳湖是我国的第一大淡水湖,近年来面临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威胁,随着鄱阳湖区点源污染逐渐得到有效的控制,非点源污染已经成为鄱阳湖水质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控制鄱阳湖的非点源污染对改善其水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非点源污染模型与地理信息系统相结合,对鄱阳湖区非点源污染的产出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分析鄱阳湖区非点源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了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不同水系区对非点源污染负荷的贡献率以及非点源污染的关键区识别,可为研究区域非点源污染的控制及管理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本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包括六章节,第一部分即第一章节,对非点源污染模拟进行综述研究,并介绍了SWAT模型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第三和第四章节,这部分主要是简单介绍了研究区域概况,重点阐述SWAT基础数据准备、模型构建、校准和验证等;第三部分即第五章节,主要分析了鄱阳湖区污染物氮、磷元素的空间分布以及污染关键区;第四部分即第六章,总结归纳研究成果得出结论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基础数据的构建:利用ArcGIS技术,对模型所需的空间数据进行投影变换。合并、切割等,得到模型所需格式。利用MATLAB数学软件,通过编程对土壤粒径进行转换,得到模型数据库所需的粒径分类(美国制分类标准),采用SPAW软件计算得到一些土壤属性的主要参数,成功构建模型所需的土壤属性数据库。利用DEW、PCPSTAT软件对研究区域的气象进行统计,从而得到了构建大气发生器所需的气象参数。率定及验证:为成功的构建适用于鄱阳湖区非点源污染模拟的SWAT模型,利用SWAT-CUP软件及实测数据对SWAT模型输出结果进行率定验证,结果表明,SWAT模型适用于该研究区域的非点源污染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分析评价,得出结论如下:(1)鄱阳湖区非点源污染的时间变化规律与降雨规律相一致,月负荷随季节呈现不规则的M型。(2)非点源污染主要分布在新建南昌进贤区,其贡献率占研究区域的35%左右,要略大于其他区域,其主要原因为:该区人口分布密集、畜禽养殖、耕地面积较多,同时森林覆盖率低。(3)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非点源污染主要来源于耕地,耕地所产生的非点源污染远远大于林地,无论是贡献总量还是单位面积的产污量均是如此。(4)对非点源污染进行关键区识别,运用产水量、单位面积产污量对研究区域的总氮、总磷进行浓度的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大部分地区的总氮浓度高于2mg/L,水质超过V类水标准,浓度偏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南昌、进贤、余干、都昌等县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