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产资源是维系人类生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物化基础。矿业城市大多依矿而建,它们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工业化进程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变,传统矿业城市面临着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区域衰退等问题,许多矿业用地成为了废弃之地。另一方面,城市扩张带来的用地需求增长与土地资源有限性的矛盾又制约着矿业城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国家对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修复和再利用日益重视,也为废弃地更新与再生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盘活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能够有效增加城市建设用地,促进矿业城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在中国城市严重同质化的今天,还能为矿业城市打造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 本文首先对研究背景进行了阐述,指出了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界定了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相关概念,总结了所需的基础理论,进而对国内外成功的矿业废弃地更新与再生理论以及优秀实践项目进行了纵向研究分析与横向对比。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建筑及环境更新再生所面临的挑战,总结了现有的六种再生模式,构建了废弃地建筑及环境更新与再生的原则。在原则的指导下,提出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建筑及环境更新与再生的两种方法:蜕变式与介入式。蜕变式是将废弃地既有建筑与被污染、破坏的环境作为出发点,从环境恢复与优化、建筑内部空间更新、外部形式重塑以及建筑技术应用四个方面来进行废弃地更新与再生,实现“重构既有”;介入式则是基于场所理论,以“筑建在地”为目标,在对废弃地场地地貌与特征进行分类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这些场地特征,同时结合当地矿业文化,设计与场地环境融为一体的建筑与景观,建筑与景观“轻质介入”,实现对场地的最小干预,随着异质事物的介入,废弃地将被激发出新的生命活力。在最后的附录部分,作者一是总结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中的矿业型工业遗产,二是对我国现有矿山公园的矿产类型与地形地貌特征进行了分类,并对其建设情况予以了关注。 综上,作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研究相关实践案例后,基于废弃地亟待盘活、矿业城市资源枯竭亟待经济转型的时代背景,针对废弃地现存的废弃建筑、被破坏场地、受污染的环境等现状,从废弃地建筑与环境两个要素出发,提出了废弃地更新与再生的相关原则与方法。希望能够为以后矿业城市工业废弃地更新与再生实践提供参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