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由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存量更新逐步取代增量开发成为城市发展与建设的“新常态”。在城市更新进程中,大拆大建的改造形式因缺乏公众参与、忽视空间正义及破坏社会关系网络等原因而广受质疑和诟病。针对上述问题,由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均在政策文件层面有所回应,“公众参与”、“有机更新”等字眼被反复提及。在实践操作层面则出现了如下变化:更新领域由城市聚焦至社区,更新主体由一元扩展到多元,更新方式由大拆大建转变为微小改造……可见,更新的着眼点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还关注到了社会生活,“藉由物质空间微更新推动社会空间重构”这一设想贯穿政策制定到执行的始终。但是,显然“物质空间改造”与“社会关系重构”二者并非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由前者到后者的推导隐含着复杂的过程与结构问题。例如,物质空间微更新是如何作用于社会关系重构的?空间正义是基于怎样的运作机制得以实现的?这些都是值得深究的。本文试图通过对社区空间微更新的实践过程与结构进行细致描述和深入分析来回应上述追问。论文将首先梳理国内城市更新政策演进的主线脉络,并从价值取向与权力关系两个层面对其所引发的一系列空间社会问题进行深层次剖析。紧接着,第二部分将对“社区赋权”这一理论框架进行阐释,从应然层面上明晰:在城市空间实践中,(政府)向社区赋权的初始动力、实现过程与预期成果,从而在逻辑上厘清“为什么要赋权”、“通过怎样的方式赋权”以及“赋权所希望达致的效果”等问题。在此基础上,第三部分将引入上海市正在进行的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案例,并从政策背景、运作过程、实施成效三个方面对其进行解读;最后,结合上海市社区空间微更新实践,在实然层面对其赋权机制(动因、过程及成效)进行解析,并针对政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能的政策优化策略。本研究通过对上海市社区微更新实践项目的参与式观察与深入访谈,得到了如下的结论:(1)社区空间微更新项目运作过程中遵循着双向赋权的逻辑:纵向上,部分城市空间改造权力呈现出向基层流动的趋势;横向上,关涉社区公共空间的城市权利呈现出多元主体共享的局面。(2)透过以社区公共空间为对象的微小改造行动可观测到政府与社区关系由策略性互动到协同式互动的转变趋势。(3)社区空间微更新的政策过程中存在政府柔性控制、专业性组织自主性受限及居民参与形式化等问题,需要从进一步调整政-社关系、提升制度性框架的可操作性、增强居民主体意识等方面予以改进。总体而言,本研究并未依循着眼于宏观层面的、逻辑思辨式的研究路径,而是选取了一个相对微观的观测点——社区微更新项目,从而在一个更为具体的层面上去探讨社区微更新运作机制及其反映出的空间层面主体间关系调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