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电东送”贵州火电项目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in_07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是结合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酸雨沉降机制、输送态势及调控原理”(2005CB422200)项目而进行的,在空气质量数值模拟过程中采用了由RAINS-ASIA项目支持,美国Iowa University开发的Atmos预测模型。论文中对Atmos预测模型进行了二次开发,新开发的模式称之为Atmos-China版,Atmos-China版为该973项目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是本论文的创新点之一。火电项目的高排放特点,极易导致区域性的大气环境污染。贵州省作为我国酸雨和二氧化硫双重污染的重灾区,“西电东送”大批火电项目的建设势必对本省及周边区域大气环境质量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分析“西电东送”贵州火电项目的排放状况,预测其造成的环境危害程度,并提出预防措施是十分必要的。本论文采用情景分析法对“西电东送”贵州火电项目可能造成的区域大气环境问题进行研究,设置了2004年现状排放和2010年规划排放两个情景,采用相同的气象场输入资料,利用空气质量模式(Atmos模式)分别对两种情景所造成的SO2污染、酸雨污染和PM10污染进行了模拟。对比2004年与2010年的模拟结果,得出“西电东送”贵州火电规划项目的环境可行性结论,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国家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强有力的科学依据。模拟结果表明:(1)模拟区域内大气环境质量2010年较2004年有明显改善。主要体现在二氧化硫浓度超标面积减少;硫沉降超零界负荷面积减少;PM10浓度超标面积减少;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四个方面。(2)模拟区域内二氧化硫和硫沉降污染主要是由非电厂源导致的。虽然2010年电厂的装机容量相对于2004年明显增加,但是由于2010年贵州省所有电厂均安装脱硫装置,电厂源对二氧化硫浓度和硫沉降的贡献相对于2004年已明显减少;而非电厂源的排放没有得到削减,使得二氧化硫的污染和区域酸化问题依然很严峻。因此,要解决该区域二氧化硫污染和酸化问题的关键在于控制非电厂源的二氧化硫排放,单纯从电厂源的削减入手很难解决如此严重的环境问题。(3) 2010年和2004年贵州省内火电厂造成的区域PM10污染浓度均没有超过国家二级标准,2010年相对于2004年超国家一级标准面积明显减少,这主要是二氧化硫减排(次生硫酸盐浓度降低)的结果。但是本文对PM10的模拟只考虑了电厂源的排放,同时PM10粒子的形成机制是非常复杂的,是多种源贡献的结果。因此,本次模拟只能说明电厂源贡献的大小,而该结果要远低于实际值。不过总体来说PM10的污染并不是该区域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并不会直接威胁到区域大气的环境质量。
其他文献
本文以硫脲为掺杂剂,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掺S的二氧化钛催化剂。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掺杂量对掺S的二氧化钛光催化降解活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固体紫外漫反射光谱(DRS)等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后选择当村官的越来越多,大学生村官和以往的村部官员相比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并且还有很强的民主法律意识,以及比较丰富的文化科学功底,
本文根据珠江河口的水力特性,在总结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平面二维潮流、泥沙、含盐度非耦合数学模型;通过拟合曲线坐标系下二维数学模型变换,将复杂计算域转变成规则计算
依法构建和规范地勘单位的事企分开管理模式,是地勘单位适应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迫切需要,更是地勘单位实现科学发展、走向现代地勘企业的必由之路。地勘单位事企分体运行管理
<正>EDTA络合滴定广泛应用于工业分析中,它具有操作简便迅速、准确度高的特点。采用EDTA络合滴定测定肥皂的脂肪酸含量,从原理上讲是完全可行的,但在具体操作上却碰到了两个严重
摘要:开发养老地产对于适应日益严峻的老龄化问题和提高居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养老地产不能直接作用于居民的幸福感,而是通过中间因素对养老居民的心理感受施加影响,进而促进
类书与百科全书南开大学信息资源管理系秦迎华一、渊源类书是资料汇编体的历史文献,在我国起源很早。公元前五世纪左右的战国末期,旧的奴隶制度刚刚被打破,新的封建制度正在建立
将量子优化原理应用于独立分量分析中,提出了量子独立分量分析算法(quantum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简称QICA),针对3组特定信号进行了混合与分离的仿真实验,得到了较
本文介绍了温州港口优良的天然条件和悠久的舟船、港口历史、发达的造船业和先进的航海技术,温州港口的输入和输出,包括人员的往来、瓯窑、龙泉窑瓷器、漆器、香料等商品的互
本文介绍了汉中红茶生产现状,分析了红茶生产的现实意义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发展对策,旨在为今后汉中红茶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