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各个学科中,关于研究取向的选择和理论侧重的层面的争议与讨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偏重于微观层面的研究取向,虽然能够积累大量的实践或实证经验,但是由于忽视了宏观因素的影响而变得过于追求精细化,认为任何事情或是个体都存在着差异,都可以通过经验来解释,从而产生“反理论”的倾向。而宏观的结构性分析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了弥补微观取向存在的缺陷,但是也由于宏观层面的分析自身的那种建构性和非经验性,往往使得其看上去会比较的抽象,有时会忽视了个体本身的具体状况,与现实中的情况结合度不高,让人感觉难以落地。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不仅导致了在各种微观与宏观理论之间,实证经验和理论建构之间一直存在有二元对立的情况,同时也使得个体与社会结构之间矛盾重重。面对这种情况,以默顿为代表的很多学者,为了回应它们所招致的各种批评,也为了更有效地弥合两种取向层面之间的鸿沟,不断地去探索能够消解此种对立的途径和渠道,希望找到二者之间的联结器来解决上述问题。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和实务模式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微观与宏观两种价值取向。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变革,个体与结构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社会工作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专业人士在实际的服务和干预过程当中,对于微观和宏观社会工作理论以及实务模式的选择上出现了难以抉择或是相互对垒的局面。这种壁垒的存在,使得社会工作偏离了原本通过强化社会工作中的控制性因素来强调个人责任以及通过渐进的结构性的社会工作从集体层面对服务使用者进行赋权的专业使命。社会工作价值取向的对垒导致专业的发展与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微观层面的理论与实务方法过度关注个人和家庭层面的问题,导致在开展服务的过程中出现过度追求专业化而“炫技”;为了强调干预的科学性和自身的权威性导致专业霸权,违背“案主自决”的原则;过分注重实践经验的累积往往会导致"反理论”倾向的出现;宏观取向则因过分关注结构性因素很容易将“种族”和性别排除在理论之外;由于理论太过抽象,也会让宏观实务工作者在处理日常工作时变得难以接地气;忽视了对个体自身能力和情况的考察,将问题全部“甩锅”给结构或是制度的不合理。因此如何加强微观和宏观社会工作的内在联系,探索新的社会工作理论框架或实务模式,从而实现弥合宏观与微观之间鸿沟的目标,是未来开展社会工作的要义和亟待思考解决的课题。本研究在回顾国内外与“中层理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中观社会工作”的特征,并通过纵向的历史梳理的方式,从社会工作整体的历史发展过程入手,分析西方社会工作在发展和转型中凸显出的中层性质,比较微观与宏观两种价值取向下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模式各自的优劣势,进而去探寻和建构解决问题与矛盾的中层视野。再据此,分析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在当前社会转型的背景下,要想更有效地完成本土化需要如何建立这种中观视野。同时,探讨为了实现社会治理这一目标,社会工作专业本身作为一个具有很强的中观性质的连接器应当从哪些方面去发挥自身的功用。最后针对社工界对于“中观理论”的争议进行讨论,提出存在的困境和问题,并对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