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表征。唐代是中国孝文化发展的重要阶段,孝文化的内容十分丰富,并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从唐代社会状况入手,全方位、多视角地对唐代孝文化进行研究,一方面有助于深化对中国传统孝文化的认识,有益于深化对唐代社会历史的研究,另一方面对于解决当前社会道德缺失、家庭矛盾突显、代际关系紧张、养老问题突出等社会现实问题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对唐代的孝文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着重探讨了唐代孝文化发达的原因,唐代孝文化的基本特征,以及唐代孝文化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关系。全文共分为八个部分,各部分要点如下:第一章主要是对学术史的回顾。近百年来,海内外学者曾对唐代的孝道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过研究,并产出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或论唐代孝道,或论唐代孝治,或论唐代的忠孝关系,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对我们都有一定的启发。但总的看来,成果数量不多,研究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对唐代孝文化的认识也存在着较大差异。因此有必要加大唐代孝文化研究的力度。第二章探讨唐代孝文化的渊源。唐代孝文化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代。西周的“尊祖敬宗”即带有浓厚的孝文化的色彩。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立了一整套孝文化的理论。汉代奉行“以孝治天下”的治国方略,使孝道政治化和神学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孝亲先于忠君、生孝重于死孝等孝道观。所有这些,都成为唐代孝文化发展的基础。第三章具体研究唐代政治与孝文化的关系。唐代继承“以孝治天下”的传统,将孝纳入唐代文教体制当中,推行崇圣尊儒的政策,在政治生活的各个环节中,提倡孝道的教化作用。这种情况在唐代的教育制度、选官用人制度、褒奖孝行政策、尊老养老政策、礼仪制度、法律制度中都有充分的表现。说明孝文化在唐代政治生活中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第四章研究唐代经济与孝文化的关系。在唐代,孝文化不仅保障了小农家庭的团结与社会的稳定,而且在促进农业技术的传播和劳动力的生产上起到了积极作用。从唐代推行孝道实践的经济政策,孝文化与唐代家庭财产的管理,以及孝文化与唐代财政的关系来看,孝文化与唐代经济关系十分密切。这种关系有利于孝文化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则是一把双刃剑,祭祀、丧葬等方面的过度开支会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沉重的负担。第五章研究唐代文化与孝文化的关系。孝文化作为意识形态渗透到唐代文化生活的各个领域。资料显示孝文化与唐代宗教、文学、史学、艺术(包括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书法等)、医学等等都有一定的关系。孝文化促进了唐代各个文化因子的发展,而各种文化因素的创新反过来又丰富了唐代孝文化的内容。第六章研究唐代社会与孝文化的关系。唐代孝文化深入到唐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唐人的衣食住行、家庭生活、节日习俗以及社会风气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孝文化的影响下,唐代社会呈现出许多体现孝文化的风尚。注重厚葬、行第和谱牒就是这种风尚的体现。第七章研究唐代的孝道观和孝文化的特征。唐人遵行了儒家孝道伦理的基本内涵,但不同阶层对孝道理解存在差异。出于皇权统治的需要,唐代帝王要求官僚士大夫和普通民众做到忠孝统一、忠先于孝。而士大夫往往强调忠孝不可兼得,普通民众则以“善事父母”做为行孝的准则。从大量资料来看,唐代孝文化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开放性、包容性、阶段性和区域性的特征。这些特点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在起作用,但总的来讲是由唐朝的社会历史条件所决定的。第八章论述唐代孝文化的地位及影响。唐代孝文化是中国中古盛世孝文化的代表,它对唐代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又全面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唐人思想道德和文化的引领,对唐代政治实践和社会生活的指导,以及对唐代社会秩序的维护。值得注意的是,唐代孝文化对同时代的新罗和日本等周边国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来,唐代的孝文化又被宋代所继承,成为宋代及其以后各代孝文化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唐代孝文化在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本文从文化学的角度,首次对唐代孝文化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尤其是对唐代孝文化的特征首次进行了概括,并分析了其形成的社会历史原因,对孝文化与唐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关系进行了系统探讨,并对唐代孝文化的地位和影响进行了分析,从而对深化唐代孝文化的研究作出了新努力。在孝文化的研究方法上,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多领域全方位对孝文化进行探讨,并选取一个时代进行具体分析,开拓了孝文化研究的新视野。总之,本文对唐代孝文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可供专家学者和相关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