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本研究,旨在明确电针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的临床疗效,扩大其临床适应范围,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探寻一条“简、验、廉、便”的中医特色治疗方法。 一般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收集2015年4月—2016年11月,郑州市骨科医院微创脊柱骨科收治的符合病例纳入标准的住院患者64人,根据患者就诊次序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3例,对照组31例。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1例因术后脑脊液漏自行退出,1例因家庭原因自行退出;对照组脱落1例,因家庭原因自行退出。最终完成治疗共计61例,其中试验组:男性20例,女性11例;年龄27~71岁(平均43.71±10.42岁);病程从3小时~20年(平均30.52个月);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1例;年龄30~64岁(平均45.73±10.13岁);病程从3小时~20年(平均40.62个月)。根据Tandon分型标准,试验组:Ⅰ型3例,2例为扭伤后游离型脱出,1例为负重后巨大型中央型突出,Ⅱ型10例,Ⅲ型18例;对照组:Ⅰ型3例,其中1例为扭伤后游离型脱出,1例为外伤后游离型脱出,1例为负重后巨大型中央型突出,Ⅱ型11例,Ⅲ型16例。 2.方法:试验组及对照组均由同一组医生根据病情行椎板间开窗髓核摘除术或椎板切除髓核摘除术,并进行神经探查,使神经受压得到解除,周围粘连彻底松解。对照组在术后8h内开始应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d,3d;注射用七叶皂苷钠10mg/d,1w;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d;注射用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40mg/d,给药2w。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试验组应用电针治疗:术后第1天开始,主穴:中髎、次髎、会阳、肾俞、肝俞、上髎、下髎、关元、天枢、中极。配穴:背部夹脊穴、局部疼痛阿是穴及循经穴位。1个疗程1w,每周休息1天,治疗2个疗程。观察两组在术前、术后、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日本整形外科协会下腰痛(JOA)评分及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修正的Frankle评分,对所得评分比较及统计学分析,以观察电针对“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效果。 结果: 两组性别、发病诱因及Tandon分型比较均采用χ2检验,经检验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身高、体重等人口学特征采用独立样本 t检验,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无明显差异(P>0.05);病程、组间及组内治疗前后VAS评分、Frankle评分及JOA评分采用秩和检验,两组病程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但两组比较,试验组较对照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手术前后Frankle评分、JOA评分均无明显变化,组内及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后,两组均无治愈情况,其中试验组有25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总有效率93.55%;对照组有1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80%。经χ2检验,采用电针治疗的试验组在总的临床疗效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采用秩和检验比较两组术后、治疗1周后、2周后VAS评分、Frankle评分、JOA评分,两组VAS评分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逐渐降低且较术后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试验组在治疗1周后、2周后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情况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Frankle评分随着治疗的进行逐渐升高且较术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1周后、2周治疗后试验组Frankle评分较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两组JOA评分在治疗1周、2周后较术后均有明显提高且具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在治疗1周后、2周后JOA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情况具有明显优势(P<0.05)。 结论: 1.电针在腰椎间盘突出合并马尾神经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方面具有确切疗效,电针在改善下腰痛症状,促进下肢肌力恢复,改善鞍区麻木和促进二便排泄方面较传统治疗方案具有显著优势。 2.腰椎间盘突出所致马尾神经损伤患者应诊断及时,一经诊明尽快手术,必要时可行急诊手术,有利于减少马尾神经损伤时间,利于其恢复。电针对于TandonⅠ型、Ⅱ型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较明显,对于Ⅲ型及治疗不及时,就诊时肌力较差,鞍区麻木症状及二便功能障碍严重患者疗效较Ⅰ型、Ⅱ型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