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补贴作为国家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重要手段,被世界各国所广泛运用。但是,它在促进一国社会和经济政策目标实现的同时,也可能破坏与他国企业的公平竞争。为此,各国以保护本国产业、维护公平竞争秩序为由,纷纷采用反补贴措施以抵制补贴的侵害。这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一国利益的同时,也加剧了各国之间补贴与反补贴的矛盾。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组织的发展中成员之一,经济发展面临着更为广阔的前景,但同时也面临着如何合法、合理、有效地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崭新课题。依据国际惯例,长期以来,鉴于世贸组织发展中成员经济发展的落后性,发达成员对其并不实施反补贴措施。然而,入世不久的发展中的中国却遭遇了发达成员的反补贴制裁。随着加拿大首开对华反补贴之先河,与国际趋缓的反补贴形势相对,国外对华反补贴调查呈上升趋势。由此可见,中国正面临着极其严峻的反补贴环境,反补贴严重地影响了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正确把握WTO关于补贴与反补贴的规则,深入揭示国外对华反补贴的原因,积极寻求应对反补贴的策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在阐述WTO对于补贴与反补贴的界定,以及WTO框架下对发展中成员的例外规定的基础上,运用相关理论,通过建立两国模型分析了补贴与反补贴的效果,即补贴与反补贴对一国福利水平的影响。由于反补贴波及整个产业链,影响面广,不仅使出口产品同时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双重打击,削弱其竞争力,而且会对其他国家产生消极示范效应并引起连锁反应。通过数据和案例的分析不难看出,反补贴调查正在成为发达国家对我国进行贸易遏制的重要手段。当然,我国遭遇国外对华反补贴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两方面:就外因而言,我国快速增长的对外贸易给国外造成了压力,一些发达国家想通过反补贴手段牵制中国经济,在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和利益集团的驱使下,一些国家修改其国内法以对中国适用反补贴措施;就内因而言,我国补贴政策确实存在不合理之处,比如,我国的补贴政策带有专向性特点、中央与地方的补贴政策不一致、我国补贴政策与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不对称等等。为了有效地应对国外对华反补贴,本文认为应该从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多层面入手,积极寻求对策以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的根本利益。政府应当加快其职能转变,在完善反补贴立法的同时,根据《SCM协定》调整我国补贴政策,建立与完善反补贴调查的预警机制和应对机制,当遭遇反补贴调查时,充分利用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待遇,并借助WTO争端解决机制来解决问题;行业协会,作为政府和企业的桥梁,其工作重点在于强化企业和政府的联系,组织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同时要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利用规则保护国内市场,积极为企业服务;企业则应当加强同政府的沟通,努力熟悉补贴与反补贴相关知识,从别国的实践中积极总结和借鉴经验,更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身实力,提升产品竞争力,调整营销策略,以质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