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8年至1960年的“大跃进”在中国妇女运动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当时伴随着全国跃进形势的高歌猛进,妇女工作方针的激进“左”转、强大的意识形态宣传与动员,“妇女解放”、“男女平等”成为社会主流话语,深入人心,同时随着人民公社和公共食堂的建立,广大妇女摆脱了家务劳动的束缚,这就为其走出家门更广泛、更深入地参加生产劳动创造了条件,妇女大规模地投身到了社会主义生产建设中。 “大跃进”时期,广大农村妇女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纷纷走出家门热情饱满地参加各项社会生产劳动,正是由于对生产劳动的广泛参与,她们逐渐由辅助劳动力变成与男子并肩劳动的一支主力军。她们作为一支重要的劳动力量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促进了工农业各项生产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但是由于受“左”倾思想的干扰,人们认为发动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人数越多越好、速度越快越好,妇女走出家门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就等于妇女解放,过分强调妇女走向社会的政治意义,抹杀了男女两性差别,尤其是生理差别,把“男同志能做到的女同志也能做到”作为妇女解放的标准。特别是在人民公社化后,各地脱离生产力实际发展水平,盲目扩大就业,不切实际地要求在短时间内实现家务劳动社会化,片面强调生产、生活军事化,不分情况,不分年龄,不分体力强弱,动员妇女一律上生产第一线,不顾妇女生理特点,动员妇女参加大炼钢铁、基本建设等繁重体力劳动,让她们与男子一样拼体力,而忽视了对妇女劳动力的应有保护,损害了妇女的身心健康,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本文以“大跃进”时期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为研究对象,以地方妇女志和历史档案资料为主要论据,在借鉴前人学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农村妇女生产劳动的背景、历程、特点和影响等主要方面,以三章的结构进行了概述和分析。 本文分为三章,第一章考察了“大跃进”时期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背景,分别从当时的政治形势(1958年全国妇女工作会议和妇女工作“大跃进”的发动)、思想的动员(政府对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广泛动员)、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现实原因(“大跃进”时期农村劳动力的短缺)三个方面进行了概述;第二章和第三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考察了这一时期农村妇女参加生产劳动的历程(兴起、高潮和尾声三个阶段),并在此基础上对农村妇女生产劳动的特点(对社会生产劳动的全面参与、超越生理极限与挑战性别分工的取向)进行了总结与概括;进而对农村妇女生产劳动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总之,“大跃进”时期广大农村妇女纷纷走出家门,广泛参加生产劳动,不仅促进了生产的发展而且也改变着自己的处境和地位,这一时期妇女做了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打掉了自卑感,增强了自信心,妇女的潜在能量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世人刮目相看,关注这段历史、关注农村妇女劳动,总结党在“大跃进”时期妇女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对进一步研究党的妇女政策,实事求是地制定妇女工作方针以及更有效地开展妇女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