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atheroscleroticheartdisease,CHD)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血管狭窄或阻塞、冠状动脉痉挛,导致心肌细胞缺血缺氧或坏死的一种疾病,简称为冠心病。随着对于冠心病的深入研究发现,氧化应激对血管内皮细胞(Vascularendothelialcells,VECs)损伤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预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内皮细胞在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lipoprotein,LDL)诱导下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lipidperoxidation,LPO),引起内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功能紊乱,发生炎症-纤维增生性反应,形成粥样硬化斑块。当粥样斑块使血管狭窄或阻塞,心肌细胞发生缺血缺氧,将会打破NO与ROS的动态平衡,使内皮细胞LPO发生不可逆损伤,引起血管壁的氧化应激(oxidativestress,OS)性损伤,造成氧化应激对于内皮细胞损伤的恶性循环。通过测定氧化应激反应中重要的酶及相关因子,可以评价冠心病氧化应激对内皮细胞功能的损伤与预后情况。在这些重要的酶及相关因子中,研究最深入的是一氧化氮(nitricoxide,NO)、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Dismutase,SOD)、丙二醛(MaleicDialdhyde,MDA)。NO、SOD、MDA是机体发生氧化应激的重要指标,可间接反映冠心病氧化应激的严重程度。许多临床实验表明,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对于冠心病病人的预后非常重要[1],探索有效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药物是冠心病治疗领域又一新的方向。西医对于冠心病的治疗虽已很大进步,但心血管事件的残余风险仍高达22%[2]。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中医中药可切实改善氧化应激对冠心病内皮细胞的损伤。其中,对于中药通心络胶囊的研究较为全面。通心络具有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进一步探讨通心络胶囊对冠心病患者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作用机制。目的:研究通心络对冠心病患者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纳入实验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通心络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常规的冠心病药物治疗。通心络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同时加用通心络胶囊(4颗/次,3次/天)。检测常规治疗组与通心络治疗组患者入院第一天及住院第10天左右的血液标本中的NO、SOD、MDA含量的变化,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约10天后,通心络组患者血清NO、SOD浓度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MDA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治疗组患者血清NO、SOD、MDA的浓度值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异(均P>0.05),但NO、SOD的浓度有上升趋势,MDA浓度有下降趋势。通心络组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NO、SOD浓度浓度明显增加,MDA浓度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通心络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改善内皮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