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放生仪式中的观念表达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l33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人类学者在仪式的研究中,越来越倾向于关注仪式的象征意义。比如,特纳在仪式的过程一书中,认为阈限概念象征了死亡、黑暗等等,进而认为,象征及其象征之间的关联,既构成了仪式的结构,又构成了整体社会结构。 国内民俗学关于仪式的研究,田野调查方法被广泛采用,而对田野调查后资料的梳理,多是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方面进行。其中的历时性研究,往往注重考察的是同一仪式的产生、变迁等,多是以仪式的功能为出发点,认为仪式的产生是为了满足人们某方面的需求;共时性则多是考察同一个仪式在各个地区的区别,并研究这些区别产生的原因。这些研究较少设计仪式的象征意义的分析,对于佛教放生仪式所具有的象征意义更是少有分析。之所以如此,主要是由于国内学者进行分析研究基本上侧重主客观的思维定式,因此将仪式更多地看作是一种客观的事物和现象,而少有将其看作是一种观念结构。 本文将放生仪式定义为非语词表达方式,希望通过将仪式看作参与者主观方面的自我言说,来分析在观念结构中,仪式各个方面的象征意义及其意义转换,进而分析放生仪式在放生者观念结构中的意义,从而消除仪式研究中主客观的对立,直接关注放生仪式在放生者内心产生的意义及其产生的原因。 本文前三章,分别从文献,研究方法和佛教放生仪式的历史演进、组成部分几个方面对本文做了各个方面的界定。第四章,力图通过佛教放生仪式中涉及的符号体(符号、象征)之间的转换来理解放生仪式。第五章则希望从佛教放生仪式的整体,符号体的纵(聚合)横(组合)两种结合方式,解读放生仪式。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服务者为消费者提供的服务也不断增加,而服务中存在的某些危险无法避免。保护消费者的人身、财产安全成为提供服务者的基本任务和责任。提供服务者的
程序性辩护是刑事辩护的一种,它是与实体性辩护相对应的概念。程序性辩护有广义与狭义的区分。广义上的程序性辩护是泛指所有以刑事诉讼程序为依据的辩护活动,而本文所研究的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听证制度作为现代化进程中民主的一种实现形式,已在我国立法、行政、司法等领域悄然兴起。行政听证制度是指行政主体在作出影响行政相对方合法权益的决定前,由听取相对方意见的程序所构成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听证程序的确立,对于保障公民在参与社会生活中的行政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于1996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一次规定了行政听证制度。随后价格法和立法法又进一步扩充了听证制度的内容,使
以往学者多侧重汉文化对鲜卑文化的影响研究,很少关注鲜卑文化对汉文化的影响,即使有所涉及,也缺乏系统性。所以,对魏晋至隋唐时期鲜卑文化在中原地区的传播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