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联盟的集体认同研究

被引量 : 26次 | 上传用户:ck101newgu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欧洲认同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对欧洲认同的概念、作用及其如何形成做出了分析。文章着重讨论了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欧洲认同?第二,为什么需要欧洲认同?第三,欧洲认同如何形成?首先,通过对集体认同概念的分析,本文探讨了欧洲认同的概念。在论述了欧洲认同产生的历史进程之后,通过对欧盟官方关于欧洲认同的话语,文章分析了欧洲认同的三个方面:欧洲文化认同、欧盟公民身份和欧盟外交和防务认同。其次,文章指出,发展欧洲认同的目的在于培养欧盟精英和民众对于欧盟的归属感以及他们作为欧洲人的身份意识。欧洲认同的形成既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欧洲一体化发展的有力手段。它的形成有利于增强欧盟治理的合法性,有利于解决欧盟的民族主义问题。第三,根据集体认同是原生还是建构的理论假定,文章把有关欧洲认同形成的理论分为两大类。在这些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种有条件的建构主义的观点。本文赞同集体认同本质上是建构的观点,认为欧洲认同的形成将是一个有意识的建构过程。然而本文也认为集体认同的建构不是任意的,它的形成需要一些必要的原材料和一定的历史条件。在欧洲认同将如何建构的问题上,本文认为培养欧洲人一种积极的身份意识是欧洲认同建构中的一个基本原则。第四,文章接着讨论了欧洲认同和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在当前的欧盟,解决民族认同和欧洲认同之间的矛盾已经成为了欧洲认同形成中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由于民族认同仍然是成员国民众一种积极意义上的认同形式,所以欧洲认同应该在和现有的民族认同共存发展的基础上进行建构。多元主义是这种共存发展的主要原则。通过对相关民意测验的分析,本文发现民族认同+欧洲认同的共存模式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欧盟民众所接受。这也证明了欧洲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共存发展已经成为了一个事实。然而,基于不同的民族历史和文化传统、一体化进程中的不同经历和认知,欧盟各成员国对于欧洲认同和本民族认同关系的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最后,本文讨论了欧盟和他者的关系。在和他者的比较中体现自身的独特性和优越性一直是集体认同建构中的一个方面。在欧洲的历史中,“欧洲”观念的产生是和各种他者的比较分不开的。通过分析欧盟和一些有意义的他者如土耳其、美国、外来移民等之间的关系,本文揭示了欧洲认同形成中的另一面。文章的主要结论是欧洲认同的发展应该以史为鉴,着眼于欧洲的未来和欧洲各民族的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培养欧洲人对欧盟的归属感、以及一种共同命运意识和共同生活的愿望。 1
其他文献
核桃是我国重要的干果树种,目前生产中因主要使用本砧,且砧木种子来源不规范,后代分离严重,使核桃树体生长受到极大的影响。矮化密植是现代果树栽培的趋势,选择适宜的矮化砧能够促
教案是指教师以教学理论为基础,依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和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经验、教学风格,运用系统的观点与方法,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合
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台湾社会发生政治转型。台湾政治转型起始于1972年3月中国国民党十届三中全会开始的党务革新。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矛盾的激化,
近些年,伴随中国经济的平稳增长,城镇化历程持续增快,然而也让人们的生活环境日趋严峻,比如水资源被污染、能源过量开采等,环境问题是目前最受人们关注的问题,应当得到有关机
随着钢铁工业的不断发展,高炉迫切需要合理的炉料结构,而高碱度的烧结矿配加酸性球团矿被认为是一种较理想的高炉炉料结构。目前,我国许多的钢铁企业纷纷生产酸性球团矿来优化高
政治社会化是统治阶级的一种政治统治方式,也是个人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内容。青年作为社会发展进步的后备军,其政治社会化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现阶
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目标,标志着我国法制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国家和社会都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我国的法治建设取得了丰硕
本文主要研究了现代性与文化危机的关系,指出了现代性的片面发展是现代文化危机产生的根源。文中重点研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批判,进而作者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大众文化
智能车辆系统(IVS, Intelligent Vehicle System)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交叉学科,其研究涉及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计算机视觉、传感器数据融合、车辆工程等诸多领域,可以说,智能车
近年来,随着我国课程理论研究的深入开展,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改革方兴未艾,尤其是素质教育理论提出和确立之后,课程改革获得了明确的方向,并以更快的速度在更大的范围内蓬勃兴起,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