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村落的文化模式是在其选择性发展的过程形成,同时也是影响村落发展成独立个体的重要因素。文化与村落间的关系密不可分,因此,本研究以京西王平古道沿线的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从其文化模式对村落营造的影响入手,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归纳总结出文化对村落空间、建筑形态的影响,并探讨文化的发展与村落营造之间的相互关系。本研究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本章对论文的研究背景、价值、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对象、内容和目标以及研究方法和框架这几个部分进行了基本的阐述,明确王平古道传统村落研究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第二章对京西王平古道的历史演变进行了深入探究,运用文献分析及图像对比的研究方法,从时间上对古道发展进行纵向梳理,从地域上对古道进行国内外文献对比研究,归纳总结了王平古道的历史演变过程及相关争论点的考证,明确了王平古道历史上的线路变迁与沿线节点村落的兴衰。第三章总结了五大古道文化背景,商贸文化、宗教文化、军事文化、工艺文化和移民文化。并将村落分为农户村、商户村、匠户村、庙户村、军户村、墓户村和家族村七大类型进行细致剖析,从村落选址、空间格局、街巷尺度、空间节点四大方面对村落空间进行探究。第四章从建筑功能入手,将村落建筑分为庙宇建筑、商住建筑和居住建筑三大类型,并就建筑格局、院落形态、建筑构件和建筑材料几方面对文化与建筑营造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第五章探讨了文化发展与村落发展之间的关系。梳理出传统村落的生存现状及发展困境,即保护方式的欠缺、居住品质观念的提升、城镇化的影响和外来因子的干扰。总结了新文化融入后村落营造的变化,分析文化与村落之间相互影响的因素,并提出基于文化模式的王平古道传统村落持续健康发展的"静态—活态"、"趋同—特性"转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