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居住社区空间分异过程及机制研究——以西安市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t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回顾以前国内外对于居住空间分异的研究,对其相关概念、理论及模型的发展进行梳理和评述,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具体状况,提出了自己的研究思路、基本理念和分析方法。将西安市从民国时期到现在的居住空间分异过程,分为解放前(民国时期-1949)、计划经济时期(1949-1977)、改革开放以后(1978-)三个时段,研究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演替过程、空间格局和动力机制,认为不同时期居住空间的发展和分异,具有不同的主导因素。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政策与经济、政治体制对居住空间分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城市规划对西安市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异具有指导作用。改革开放以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西安城市居住空间呈现出较强的分异趋势,居住环境差异增大,不同档次住区的隔离日趋明显。对当前西安市居住分异的现状及分布格局进行了深入研究,从三个方面:生产者——开发商、消费者——居民、管理者——政府的层面,运用城市经济学、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等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对当代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动力机制进行分析。归纳出影响西安市居住社区空间分异的九大因素,运用灰色系统关联度的分析方法,比较不同因素对居住空间分异影响作用的大小,评价了西安市居住空间分异的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结合当前西安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预测了未来居住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针对居住社区空间分异的发展趋势,初步提出了调控方略。
其他文献
1963年7月初,适逢《湖北日报》创刊十四周年,从北京传来了周恩来总理看《湖北日报》的故事。 那是1963年7月2日,在国家经济委员会召开的全国工业交通经济工作座谈会上,确定树立五面勤俭办企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维护科技工作者合法权益,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为了维护科学的尊严,反对伪科学,湖北省科协经过积极的筹备,3月28日经湖北省司法厅批准,正式挂牌成
作为城市第一功能的居住,居住空间布局的合理性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居民美好生活的需要息息相关。西安市是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随着社会经济水平快速增长,城市居住空间表现
近几年来,我国的城市化进入加速阶段,城市化带动了工业化和信息化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随着城市人口规模的扩大,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城市住房紧张、
一、基,装盆基质养护长寿花的装盆基质可以是至少50%以上的泥炭加上珍珠岩、蛭石或矿渣等排水良好的介质,以使用60%泥炭加上40%珍珠岩混合为佳。同时加入少量过磷酸钙和微量
本文在简要介绍环境影响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生态环境类指标之后,详细说明了当前流行的生态足迹评价方法,并重点介绍了新近出现的生态足迹投入-产出计算方法。之后,以甘肃省2002年
黄梅县张河乡党委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着力解决人们思想上的热点、难点、疑点问题,推动了全乡各项工作的开展。   领导带头,作好表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旅游业也朝着区域合作的方向发展,从单个产品的合作到行业管理的合作进而发展到旅游业的全面合作。我国旅游合作从九十年初就开始了,但是由于旅游业内
在陆地生态系统中,植被是极其重要的,同时对气候变化也最为敏感。通过对植被进行动态监测,从而获得其地表覆盖和变化情况,不仅可以直观的展示地表空间变化规律,并对引起变化的驱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