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根瘤蚜Daktulosphaira vitifoliae(Fitch),属于同翅目(Homoptera),根瘤蚜科(Phylloxeridae),原产于北美洲落基山脉东部,是葡萄上的毁灭性害虫,为专食性害虫,只危害vitis属葡萄,是我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1935年在我国首次发现葡萄根瘤蚜后,通过采取砍伐葡萄,使葡萄根瘤蚜销声匿迹,2005年在我国再次发生葡萄根瘤蚜危害。目前世界上主要利用嫁接抗性砧木防治葡萄根瘤蚜,没有其他有效防治方法。由于我国葡萄大多以扦插方式栽培,嫁接抗性砧木面积较少,葡萄根瘤蚜对我国迅速发展的葡萄产业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目前主要依靠常规土壤及根系调查葡萄根瘤蚜,但常规地面方法费时费力。因此,为了给葡萄根瘤蚜监测提供快速、准确、敏感性高的分子生物学调查方法,以及为葡萄根瘤蚜防控探索有效的方法,本试验对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葡萄根瘤蚜、以及在葡萄园间作植物防控葡萄根瘤蚜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总结如下:1.参考Karen Herbert等的方法,根据葡萄根瘤蚜ITS2中的保守序列设计的特异性引物与TaqMan-MGB荧光探针,通过试验验证上述引物和探针适用于我国葡萄根瘤蚜的检测,并且成功构建了标准质粒,制作出以标准阳性质粒作为标准品的标准曲线,经优化反应条件,建立了一种绝对定量检测葡萄根瘤蚜的实时荧光PCR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敏感性和重复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灵敏度可达1.625 copies/μl,3次重复检测的变异系数均小于5%。提取0.25 g含有10头葡萄根瘤蚜若虫土壤的DNA,并将其梯度稀释,用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将DNA稀释10~3倍后,仍能检测出阳性结果,同时,对受害葡萄根际土壤检测结果也为阳性。葡萄根瘤蚜TaqMan-MGB探针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易操作等优点,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和研究价值。2.按照杀虫活性,经济合理性,耐阴性,植株高度等筛选原则,选取裂叶荆芥、黄芩和黄芪三种植物作为防控葡萄根瘤蚜的间作植物,并且在果实成熟期对葡萄树势进行调查,在葡萄根系第二次生长高峰时和越冬时,对0-15 cm土壤层的葡萄根瘤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间作裂叶荆芥、黄芩和黄芪三种植物对葡萄根瘤蚜种群的控制均有显著效果,其中间作荆芥在葡萄树势恢复方面也有较明显的作用。另外,在成熟期根系调查中发现裂叶黄芪有促进葡萄根系生长的作用,所以采用葡萄园间作植物的方法对防控葡萄根瘤蚜及树势的恢复均可达到较好的效果,可以作为未来葡萄根瘤蚜防治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