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面部形态随年龄的变化是整形美容外科、放射科、解剖学等领域的研究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我们已经对面部形态随年龄的变化以及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都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然而由于衰老是一个缓慢变化的过程,我们难以对同一研究对象进行具有完全可比性的前瞻性研究。目前,三维立体成像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三维平均脸构建技术的应用。根据以往的研究,我们认为三维平均脸可以反映某一人群的面部共同特征。目的构建北方汉族不同年龄组女性人群的三维平均脸,并通过对各年龄组三维平均脸的观察与测量,进行面部形态随年龄变化研究,弥补以往研究可能存在的局限性。方法用三维立体成像技术收集北方汉族20-65岁普通女性,共187例面部三维图像模型。受试对象根据年龄划分为4组,分别为20-29岁组、30-39岁组、40-49岁组和50-65岁组。使用逆向工程软件Geomagic Studio 2012及数学软件Matlab构建各年龄组的三维平均脸,对其进行观察,并进行偏差分析和特征点间距的测量,分析北方汉族女性面部形态随年龄增长发生的变化。结果(1)共收集北方汉族普通女性面部三维图像模型187例,第一组(20-29岁)50例,第二组(30-39岁)44例,第三组(40-49岁)50例,第四组(50-65岁)43例。(2)观察四组北方汉族女性人群的平均脸模型,其面部形态确实伴随年龄的增长有明显的变化。(3)将第一组平均脸与第二组平均脸比较后发现,除鼻唇沟略微加深以外,整体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将第一组平均脸与第三组平均脸比较后发现,上睑眼窝、鼻泪沟及鼻唇沟都出现了明显的加深。对比第二组平均脸与第三组平均脸也可以见到类似变化,并且在第三组平均脸上已经可以辨认出口下颌沟。将第一、二、三组平均脸与第四组平均脸比较后发现,第四组平均脸中鼻泪沟、鼻唇沟继续加深,可观察到外侧眼角的下垂,并且眶颊沟、颊中沟、颊沟,口下颌沟更明显。(4)从整体上观察,相比于第一组到第二组平均脸,第二组到第三组平均脸间有着明显的衰老变化。(5)第二组平均脸与第一组平均脸相比面部大部分区域变化较轻微,眶周、上颌及口角处凹陷较为明显。(6)第三组与第一组平均脸平均脸相比面部大部分区域出现明显的后陷,额头与口周较重,鼻唇沟及口角的变化最为明显,颞部也有明显的变化。(7)第四组平均脸与第一组平均脸相比,额头变化明显,眉间及颞部明显出现进一步凹陷。眼周部位下睑及鼻泪沟凹陷。下鼻部呈现向下后方移动的趋势,鼻翼变宽,鼻尖下垂,鼻唇沟脊部分突起,下面部整体呈现下垂,向下后方移动的趋势。(8)第三组平均脸与第二组平均脸相比,额头后缩明显,尤其以额部外侧及颞部为重。下面部呈向下后方移动趋势,鼻唇沟与口角继续后陷。(9)第四组平均脸与第二组平均脸相比,额头的后陷以内部为最重,同时眉间出现了明显的凹陷,上睑外侧及鼻翼、鼻唇沟脊均突起。口周部呈明显向下后方位移趋势,口唇呈明显的向下位移变化。(10)第四组平均脸与第三组平均脸相比全面部色谱偏差主要体现为凸起,考虑与面部软组织松垂相关,其中上眼睑外侧、鼻唇沟脊以及口唇、下巴较为明显。(11)对于各组三维平均脸基于人体测量学特征点间的线性测量结果显示,眼部的眼外角间宽、眼裂宽呈现明显下降趋势,鼻部的鼻宽、鼻高、鼻长呈上升趋势,口部的口宽、上唇皮肤高度呈明显上升趋势,上唇高及下唇高呈下降趋势。结论三维平均脸技术具有临床可操作性,能反映某一特定人群面部的共同特征,具有未来应用于多样的临床研究的潜力。北方汉族成年女性面部形态随年龄变化从四十余岁开始更为显著,额部、颞部、眶周、鼻下部、口周均发生变化,主要以面部容积缺失为主,从五十岁以上开始出现明显的面部软组织松弛、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