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的一贯追求是在不同语言的语言产品之间实现同一,这一关注贯穿着传统的经验主义模式和语言学本位的翻译“科学”模式,并由此而透露出对语言和世界在深层意义上的同一性的预设或向往。当这种“完美把握、全面再现”的超验冲动和“心同理同”的普遍主义情结被放大和利用时,对同一的追求就容易掩盖并助长还原和同化的暴力。当代翻译研究的理论视域,已经超越了如何为语际间的交流提供具体可行方法的实用主义关注。翻译研究成为当代最富张力和活力的学术话语场所之一,就是产生于对传统翻译理论的“忠实复制”迷思和翻译科学进路的“价值中立”表象及各自的语言观基础的全面质疑。在超越了人本主义语言观和本质主义意义观的束缚之后,被同一性追求所压抑的翻译的“差异”主题被充分凸显。在不能通约的语言系统间进行结构性转换,又是在不同的历史一文化视域中进行联通,翻译的悖论也正是其张力所在。翻译既承受着差异的焦灼,也是差异的全面运演。对原文意义进行完美复制的追求不断让位于不同历史一文化情境中的对异域文本的诠释、操控与挪用。翻译作为跨语言的话语实践,其天然的文化政治品性在当代批评语境中被不断揭示出来,并和文化领域整体语境中的“差异”主题相交叉,成为各种文化理论思潮围绕话语、权力、政治等主题的竞技场,和不同语言共同体和文化族群进行身份书写、表达利益诉求的话语场域。
本文从反思传统翻译理论的困境及其背后的语言观局限开始,借助当代批评理论对朴素的人本主义语言观的多方面批判,打开被古老而狭窄的同一性追求所遮蔽的差异主题,展示其在当代翻译理论的范式转换中不同层面的体现,其与翻译之文化政治维度的诸多勾连,并探讨在此基础上所引出的对翻译的价值判断思考。
在第一章绪论中,本文勾勒了“差异”这一问题域在翻译研究领域的产生根源和大体面貌,陈述其在翻译理论发展之不同阶段的问题方式演进,并回顾涉及本文中相关话题的部分文献。
论文第二章阐述了翻译研究的“同一”主题在传统翻译理论的经验主义模式和翻译研究语言学阶段的科学主义模式中的体现。两种模式共有的实用主义关注背后的理论预设,有着深厚的思想史根源,其中包括人本主义的语言观、本质主义的意义观和哲学层面的普遍主义倾向,本章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
论文第三章展示了以“作者意图”、“原文意图”等观念为核心的传统翻译理念在实际操作中的一些不可能因素和悖论方面,揭示翻译的同一性追求在这些前提预设方面的不牢靠。
论文第四章借助语言转向后批评理论的多方资源(包括结构主义理论、诠释学理论和解构主义理论等)对人本主义语言观和本质主义意义观的质疑,揭示翻译的差异主题在多个层面的存在和价值,并通过丰富例证深化之。翻译在共时层面和历时层面,都不是对单一固定意义的忠实复制,而是在不可通约的语言结构和观念体系之间成为差异的生产过程,并在丰富的历史文化情境中表现为对异域文化资源的诠释、操控和挪用。翻译既承受着转换的暴力,也成为质疑、扰乱和颠覆性的力量,这种双重暴力使得翻译在当代文化政治语境中被充分重视,使得翻译成为跨语际话语实践的综合问题平台。
论文第五章探讨了差异主题在当代翻译研究的文化政治关注中的体现和发展。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先是关注文本在不同历史文化情境中所发生的形变,探索并描述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诗学习规对翻译的双重操纵,并充分重视翻译在文化塑造方面所发挥的力量。随着文化批评领域话语、权力、政治等主题的全面介入,差异问题在翻译研究领域得到了充分的延伸和拓展,容纳了以后殖民和女性主义翻译研究为代表的文化身份书写尝试和对文化霸权的抵制。
论文第六章论述了翻译研究领域对翻译活动天然的文化政治属性的重视和重建翻译活动价值体系的努力。翻译的伦理话题是翻译的文化政治主题的延伸。在翻译的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预设被全面质疑的基础上,传统翻译理论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如忠实、通顺等,被不断消解和改写。翻译研究充分凸显其对各种文化政治议程的介入,并强调其对各种文化他者的责任。本章比较了翻译研究领域一些代表性的观点,充分论述了当代翻译研究的视角和立场的多元性,并通过对“他者”话题的探讨,深化对翻译之伦理关注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