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底泥磷化氢释放及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ibo255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磷是大多数湖泊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但在以往研究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时均未曾考虑磷的气态化合物磷化氢的存在及其在湖泊磷循环中所起的作用,鉴于目前湖泊富营养化问题日趋严重,因此,很有必要对富营养化湖泊中气态磷化氢的作用给予研究。 开展湖泊沉积物磷化氢释放及其对湖泊水体富营养化影响的研究,以弄清沉积物中磷如何转化成磷化氢、磷化氢又如何从湖泊沉积物向水体释放、它在湖泊水体中如何迁移转化以及它对富营养化湖泊中藻类生长的影响等问题,对于全面系统的探讨富营养化水体中磷的作用、阐明蓝藻水华暴发的诱发因素、提出科学合理的控制决策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本研究采用野外实验与室内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运用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GC/NPD等分析手段,系统研究了磷化氢在湖泊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释放动力学、磷化氢及其氧化产物对藻类生长的影响作用、磷化氢与藻类生物量(叶绿素a)的关系、磷化氢与沉积物、水体磷形态、微生物的相关性,以期探寻和揭示磷化氢与湖泊富营养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采用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GC/NPD法测定了环境中存在的痕量磷化氢,并对磷化氢的分析方法进行了改进。在原有的冷阱富集装置中,增加在线温度控制系统,可准确控制磷化氢的富集温度(沸点-87.7℃)。并可选择不同的温度范围将其与大气环境中存在的其它气体分离。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25×10-2pg·L-1。 建立了水体原水及过滤水中磷化氢的分析方法。首次采用气液两相平衡法提取溶解在湖水中的磷化氢,然后配合柱前两次冷阱富集和GC/NPD法,首次检测到了富营养化水体中存在磷化氢,同时也能够检测到经过0.45μm滤膜过滤湖水中的磷化氢。 2.本文首次研究了太湖水域磷化氢的时空分布特征,获得了富营养湖泊磷化氢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底泥中磷化氢的含量最高为919±194ng·kg-1,同时湖水中发现磷化氢的浓度也可高达1.406+0.031pg·L-1,过滤湖水中磷化氢的浓度最高为0.041±0.002pg·L-1,磷化氢在湖面大气中的最高浓度为2849±151pg·m-3。表层湖水中磷化氢的平均浓度为0.309±0.030pg·L-1到0.439±0.021pg·L-1;底层湖水湖中磷化氢的平均浓度是0.301±0.025pg·L-1到0.454±0.039pg·L-1。在同一采样点和同一采样时间,表层湖水中的磷化氢浓度与底层湖水中的磷化氢浓度没有明显的区别。 从湖泊底泥磷化氢的空间变化可知,采样点污染程度比较严重的区域,磷化氢的浓度也相应较高。但水和空气中磷化氢的空间变化就没有底泥中磷化氢的空间变化明显。从湖水和湖面大气中磷化氢的时间变化可知;湖面大气和湖水中的磷化氢有很好的相关性,湖泊沉积物中磷化氢与湖水和大气中的磷化氢时间变化相关程度却没有很好的联系。 富营养湖泊底泥可能是富营养湖水中磷化氢的重要来源。模拟实验表明:底泥中高浓度的磷化氢向湖泊水体不断释放,其最大的释放量可达到49.62g,释放通量可达0.024pg·(dm2·h)-1。以太湖为例,每年太湖底泥向湖水中释放磷化氢,从而可使磷化氢在湖水中的平均浓度可达到0.16pmol·L-1,磷化氢可能作为磷循环的某一途径,参与湖泊富营养化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3.磷化氢和及其氧化物亚磷酸和次亚磷酸盐对藻类的生长影响存在明显差异性。不同浓度的磷化氢以及氧化产物对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随着磷化氢、亚磷酸和次亚磷酸盐浓度增加,藻类生长作用增强。但磷化氢以及氧化产物并不能无限的促进铜绿微囊藻的增长,达到一定的浓度后铜绿微囊藻的增长和磷化氢以及氧化物亚磷酸盐和次亚磷酸盐的存在就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低浓度的条件下,PH3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促进作用最大,而亚磷酸盐和次亚磷酸盐的作用较小,浓度较高的情况下,磷化氢和及其氧化物亚磷酸和次亚磷酸盐对铜绿微囊藻生长影响的作用相差不大。亚磷酸盐的影响作用略小与磷化氢和次亚磷酸盐。 自然环境中磷化氢与叶绿素a的时间变化趋势表明:叶绿素a含量高峰期在6到10月,磷化氢与叶绿素a的时间变化趋势有很好的相似性,一般来说磷化氢的最高值出现在叶绿素a高峰值之前。 4.湖泊沉积物中的磷主要以铁磷和钙磷形态存在。各断沉积物中磷形态随时间变化不显著。而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明显不同。如在太湖北部的支流入湖口,是太湖水体污染最严重的区域,其中五里湖区的总磷含量最高,为667mg·k-1,其次是直湖港入湖口,总磷含量为420mg·kg-1。表现出由湖心向湖岸磷含量逐步增加的趋势,表明人为活动对太湖的影响较大。 磷化氢与磷形态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太湖底泥中磷化氢含量(y)与总磷、溶解态磷、铁磷、钙磷、铝磷(x)呈显著相关,其相关方程为:y=ax+b,R2≥0.27(n=25),与有机磷、闭蓄态磷、交换态磷或沉积物有机质相关性不显著,表明在沉积物各种形态磷转化为磷化氢的机制中,无机磷最有可能为磷化氢形成的前体物。磷化氢可能作为磷循环的载体,参与湖泊富营养化中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磷化氢与湖水中的各种磷形态的相关性中,总磷、溶解性正磷酸盐与磷化氢在95%的置信水平分别呈显著相关,其相关系数R2≥0.047,(n=80)。在95%的置信水平,溶解性总磷与磷化氢的相关性不显著。R2=0.038,(n=80)。结果表明:富营养湖泊水体是磷化氢参与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个汇。 磷化氢与微生物之间在时间变化趋势上相似性较好,微生物的数量与磷化氢的生成量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其他文献
本论文以硫杂杯芳烃超分子受体化合物作为活性组分,通过静电作用将其加载到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改性后的膨润土上,制成为一种新型的去除水体污染物质的吸附材料——硫杂杯芳烃改性膨润土。通过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和粒度分布分析等方法对硫杂杯芳烃改性膨润土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24小时振荡实验结果表明硫杂杯芳烃与膨润土结合较稳固,不易从其表面上脱落。结果表明硫杂杯芳烃能牢固的结合在膨润土上,不会从其
该文对FDM、SLA快速原型数据处理的若干关键算法进行了研究,针对FDM、SLA快速原型系统的特点,设计了快速原型数据处理软件.路径填充算法是多数快速原型系统通用的算法,其中路
本论文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内的自然概况,将研究区划分为两个一级地下水系统,六个二级子系统,并对各系统特征分别进行了论述,然后分析了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
梯度功能材料(FGM)是近十多年来陶瓷、金属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FGM,是指在材料设计制造过程中,使构成材料的要素沿着厚度方向由一侧到另一侧呈梯度连续变化,内部没有明显的
学位
运用分子设计和分子组装的原理,设计和合成具有特殊功能的功能高分子材料己成为现代先进材料制备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杯芳烃作为继环糊精和冠醚之后的第三代超分子受体化合物
学位
电镀是当今全球三大污染工业之一,含铬废水是一种常见的电镀废水,主要来源于电镀车间镀铬生产线上的铬镀槽洗涤废水、钝化槽洗涤废水、电抛光等工序后的漂洗水,以及清洗镀槽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体现人文精神,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尊重个性的发展,尊重个性的发挥,解放他们的情感,解放他们的个性。笔者认为现在的高考作文就做到了对
人类与河流的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原始人类傍河而居,利用水源,但也经受着河流泛滥等带来的危险;人类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加大了对河流的控制和开发,建设了堤防、水库、水电站等多种多样的水利工程,多数河流接纳了来自工业、农业、生活等产生的废水;随着河流水质逐渐变差,河道形态发生改变,人类意识到河流保护的重要性,开始对河流进行利用与保护并行。河流健康评估以河流生态系统为对象,注重河流与其所在的生态系统之间
本论文研究了机械研磨与粉末冶金结合制备多孔Ni-Ti合金的工艺。目的在于揭示不同程度机械激活对近等原子比Ni,Ti混合粉末在烧结过程中的相变和致密化行为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采用150 r/min和200 r/min两种转速来高能球磨近等原子比Ni,Ti纯元素混合粉末,研磨直到非晶态为止。选取不同机械激活程度的粉末,制成相近孔隙度压坯并进行烧结。在1173K烧结0.5hr时,短时研磨粉末相变不
该论文从MQ硅树脂的制备及结构、性能研究着手.选择水玻璃的水解以及硅烷基化途径,详细考察了不同M/Q单元比例、水解反应的温度、时间、催化剂、溶剂品种及用量、水量对产物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