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多靶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尿路上皮肿瘤中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探讨多靶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尿路上皮肿瘤中的诊断,并评估是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材料和方法: 本研究选取了2008年4月至2009年3月之间,尿路上皮肿瘤患者68例,平均年龄71.6±11.6岁,收集清晨首次尿液66份,膀胱冲洗液14份,共80份样本:非尿路上皮肿瘤48例做为对照组,平均年龄67.7±13.7岁,共收集清晨首次尿液样本48份。全部样本均经过多靶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判别,依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染色体异常变化为标准,对样本检测为阳性或阴性。结果数据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分别在两组之间采用卡方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检验。P<0. 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多靶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128份样本中有73份出现阳性表达,其中71份阳性表达在尿路上皮肿瘤组,敏感性为88.8%,对照组仅有2例阳性表达,特异性为95.8%。统计学计算结果X2=87.584,P=0,显示有显著差异。在尿路上皮肿瘤组中,Ta期的阳性表达最小,仅为61.5%,T1期表达为88.9%、T4期及Tis期的表达是100%,非浸润性UC(Ti8、Ta)和浸润性UC(T1-4)之间比较,结果X2=9.017,P=0.003,有显著差异。同时,在高分化癌细胞G1级阳性表达为75%,中、低分化的G2级、G3级阳性表达分别为90.9%和97.1%,进行G1期和G2、G3期之间分析,X2=6.492,P=0.011,表明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清晨首次尿液的总体阳性表达为86.4%,膀胱冲洗的阳性表达为100%,两者比较X2=2.151,P=0.142,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多靶位、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是敏感、无创的诊断尿路上皮肿瘤的检测方式。它在检验浸润性尿路上皮肿瘤(T1-4)的较之非浸润性肿瘤(Tis、Ta)更加具有优势,同时在检验中、高级别的尿路上皮肿瘤上较之低级别肿瘤有明显的高检出率。此外,本研究中膀胱冲洗和首次晨尿样本之间阳性检出率无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