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应用遥感和GIS技术,以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植被覆盖度遥感定量模型为基础,利用1990年的TM影像、2000年的ETM+影像和2010年的ALOS影像进行红河流域植被覆盖度计算,并检测不同时期植被覆盖度的变化,定量分析了红河流域20年来植被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异和趋势。在FRAGSTATS软件的支持下,先后采用标准法和移动窗口法获得红河流域的整体景观格局特征以及空间梯度分布特征,生成了景观指数空间分布图,分析了20年流域景观格局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 (1)红河流域20年植被覆盖最显著的变化体现为Ⅰ级和Ⅱ级植被覆盖区域的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蒙自、文山、普洱和大理等城市以及周边地区。1990年到2000年各植被覆盖等级面积转化中,Ⅰ级→Ⅱ级,Ⅱ级→Ⅰ级,Ⅲ级→Ⅰ级,Ⅳ级→Ⅰ级以及Ⅴ→Ⅳ级转化的面积最大;2000年到2010年各植被覆盖等级面积转化中,Ⅰ级→Ⅱ级和Ⅴ级、Ⅱ级→Ⅰ级,Ⅲ级→Ⅰ级、Ⅳ级→Ⅰ级和Ⅲ级、Ⅴ级→Ⅰ级和Ⅳ级转化的面积最大。不论1990到2000年还是2000年到2010年,其余各植被覆盖等级多向Ⅰ级植被覆盖转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植被资源的开发利用导致的低植被覆盖区域的增加。 (2)流域范围内各景观指数分布不均衡,暖温性针叶林及暖温性灌丛和灌草丛斑块数多,景观比例大,最大斑块指数值较大,为该流域的优势景观类型;耕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这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活动对土地的开发与利用有关。 (3)横向和纵向梯度变化而言,两样带上各个景观格局指数呈现不同幅度的上下波动,SHID指数、LSI指数、ED指数和PD指数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而AREA_ MN指数,CONTAG指数和LPI指数则表现出与之相反的变化趋势。 (4)流域范围内各景观指数的变化趋势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红河流域景观生态系统中土地利用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小斑块数目增多,连通度高的优势斑块类型逐渐减少,景观破碎化程度不断加深,从而导致景观异质性也越来越高。 (5)从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的情况来看,近20年间,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及灌草丛向耕地和建筑区域的转化、人工林和耕地之间的相互转化趋势都较为明显,而水域和建筑区域向其他类型转化的面积较小。源于其余类型的转化,人工林、耕地以及建筑区域的面积表现出明显增加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