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随着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大型储能系统的发展,人们对电化学储能的需求逐渐增大。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极材料理论容量的限制,目前已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因此锂硫电池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成为能源储存领域的主要研究目标。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由于其低循环稳定性和低效率而受到极大的阻碍,这主要是由于多硫化锂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和扩散。而新型硫正极材料的开发正是解决这些挑战,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汽车、航空航天和大型储能系统的发展,人们对电化学储能的需求逐渐增大。传统的锂离子电池由于电极材料理论容量的限制,目前已无法满足高能量密度的需求,因此锂硫电池作为新一代高能量密度的可充电电池,成为能源储存领域的主要研究目标。但锂硫电池的实际应用由于其低循环稳定性和低效率而受到极大的阻碍,这主要是由于多硫化锂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和扩散。而新型硫正极材料的开发正是解决这些挑战,推动锂硫电池走向商业化的关键。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构建了一种不对称的极性二维异质结构材料Ti2CO/WS2,作为锂硫电池硫正极锚固材料,采用包含范德华力修正(DFT-D3)的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方法,对其性能和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Ti2CO/WS2作为正极添加材料,在氧表面和高阶多硫化物具有更高的结合能,这种锚固作用有助于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的计算结果表明Ti2CO/WS2的硫表面具有较低的多硫化物的扩散势垒,这有利于多硫化物的后续转化反应。对Ti2CO/WS2电子态密度的分析表明了该体系的金属特性,这保证了高电导率和快速的电子转移。上述结果表明,这种不对称的异质结构有望成为性能优异的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还设计了另一种二维异质结构材料WS2/石墨烯。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对WS2/石墨烯作为锂硫电池正极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研究。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结果表明,WS2/石墨烯对多硫化物的结合能均强于电解液溶剂对多硫化物的结合能,其合适的吸附强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中间产物多硫化锂的穿梭效应。计算结果表明在吸附时多硫化物结构变形较小、不易分解,有利于锂硫电池表现良好的循环稳定性。WS2/石墨烯的电催化能力加速了Li2S2向Li2S的转变过程和Li2S的分解过程,分别是放电和充电过程中的关键限速步骤,从而提升了电池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因此,二维异质结构WS2/石墨烯作为锂硫电池正极催化材料具有较大潜力。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上的健康信息数量呈指数增长。互联网已成为了人们寻求健康信息的首选信息源。在这种背景下,在线健康信息成为了研究人员关注的对象。已有研究主要探索了在线健康信息证据类型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且主要以特定疾病的信息为研究对象,较少涉及日常健康信息。然而,已有研究发现,人们经常从互联网获取日常健康信息。此外,已有的健康信息研究较少涉及健康信息标题对用户行为的影响。但是,标题是吸引用户注意
在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大背景下,人们对身体健康的要求越来越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的意识越来越强,对健康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互联网为社会大众提供了快捷和便利的获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平台,越来越多的网络用户选择通过在线咨询网站向医生或相关人员咨询健康问题。利用网络上已有的用户健康问题,深入分析与挖掘可以更好地发现其健康信息需求。健康问题自动分类算法可以为此类健康信息需求提供方法,帮助研究
随着微信的迅速发展与普及,微信公众号这一为媒体与个人之间提供新信息传播方式的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根据腾讯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微信公众号的普及率在2018年已经达到了极为广泛的程度,其注册数量已超1000万个,其中活跃账号数在350万以上,微信公众平台活跃粉丝数总计达10.4亿。在这样的环境下,大多数企业为宣传企业形象,提升品牌效应,纷纷开设企业微信公众号。在对微信公众号相关研究综述的整理中发现
消除贫困是各国政府长期重视并一直为之奋斗的目标。我国一直以来致力于扶贫开发工作,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17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3046万人,累计减少6853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至3.1%。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健康贫困问题依然十分突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目前是我国贫困人口产生和存在的主要因素。为了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