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马克思逝世以后,学术界就不断地充斥着形形色色的对马克思相关文本的解读,在这众多解读中,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解读可谓别树一帜。这不仅由于他对当时狂热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道主义思潮作了深刻的理论反拨,提出“马克思是理论上反人道主义的”理论,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得出“历史无主体”范畴作为他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解读的逻辑性结论。自此,被认为是惟一合法的传统解读模式的神话破灭了,随之而来的正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独特解读。马克思一生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而在马克思的历史视域里,历史辩证法显得尤为重要。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不是别的,它就是对历史地发展着的社会实践活动的辩证本性的一种科学说明。这可以从两个视角来理解,即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和客体向度:其中对人的活动及其发展的方向和可能性的关注构成了历史辩证法的主体向度,而对客体的发展即对客观的社会发展规律的探讨和论证则构成了历史辩证法的客体向度。在马克思那里这两个向度是相统一的,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侧重的方面又是有所不同的,这直接反映在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演进中,围绕着历史辩证法问题出现了两种完全对立的观点:即从青年卢卡奇一直到萨特的人道主义思潮与从阿尔都塞一直到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思潮。在这场理论对峙中,阿尔都塞的理论尤为引人注目,他不仅以独特的方式证明了马克思是“理论上的反人道主义”,并且得出“历史无主体”的逻辑性结论;而且,他提出的实证理论,与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作的解读相比,处于前从未有过的专业哲学水平之上。因此,阿尔都塞很快就对法国的左派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取代了先前诸理论流派,并且塑造了年轻一代的马克思主义者。当然,本文并不是一篇介绍阿尔都塞个人思想的文章,而只是立足于阐述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独特解读。在这一阐述中,必然要对阿尔都塞所处的时代背景(第二章)、“历史无主体”范畴的提出(第三章)及其所受的多重话语影响(第四章)作一番细致的介绍,从而分析“历史无主体”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解读的深刻性、局限性和根本异质性(第五章),但这所有的工作都是为了更好地、更全面地阐述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解读,即作为其结论的“历史无主体”范畴的逻辑进程。研究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逻辑进程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在“历史无主体”形成过程中他是怎样以此来理解马克思的历史辩证法的,有助于深入地把握马克思历史辩证法的真实意蕴,并从中把“历史无主体”与马克思历史辩证法联系起来,给阿尔都塞“历史无主体”范畴予以恰当的历史定位。重温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思想的独特解读,不仅有利于提高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水平,还有利于为探索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形态提供资源和动力。这也是本文研究阿尔都塞的动机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