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我国金融创新方兴未艾,金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一度冷藏的资产证券化解冻后再次起飞,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信贷资产证券化重新出发,实现了爆发式增长,但因其复杂的结构涉及了借款人、投资者、商业银行、特设机构等众多当事人,风险不断积累,以致于无论交易结构多精密完善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证券化风险,只能不同程度减少风险,大多数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风险识别上也存在困难,尤其随着创新结构引入,“动态资产池”、“黑红池”等首单产品发行,更带来了风险识别和测度的难度。在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中,通常基础资产风险可以通过复杂的计量模型有效识别和控制,但证券化风险却十分棘手,难以定量分析,只能通过一系列的陈述书、担保书、法律意见书等其他类似文件来一定程度上了解相关风险,所以,对资产证券化产品的风险测度通常通过对基础资产池的分析来计量。对于商业银行大量账期较短、额度较小的信用贷款,“动态资产池”模式及其配套现金流支付机制设计的引入解决了传统“静态资产池”交易结构难以控制和预测未来现金流分布的缺陷,通过对合格信贷进行循环购买的方式,使资产池的贷款规模保持相对稳定,消除了借款人早偿行为对优先档证券到期期限的影响,固定证券的久期,从而有效地缓解投资者面临的早偿风险。国外大多数的资产证券化产品都是动态资产池,未来动态资产池也将是我国资产证券化发展的一大方向。本文首先对信贷资产证券化动态资产池的特点、结构、运行机制等、以及其风险和风险测度方法进行简要阐述,然后对国内信贷资产证券化采用“动态资产池”结构的发展状况及风险进行具体分析,接下来,依据以往相关研究的风险测度结论以及“动态资产池”的特质,本文重点考察了动态池产品的早偿风险和信用风险,以提前偿还率和修正的KMV模型为基础,并以“永盈2015-1”为研究对象,进行风险评价,以此来分析国内的信贷资产证券化采用动态资产池结构的产品风险水平。结论表明,我国信贷借款人的还款行为存在提前偿付的情况,这可能与其基础资产即消费贷款存在随借随还、随时恢复额度的特点有关,且国内借款人出于经济实力提升、传统观念与消费习惯、不喜欢“背债”、利息等特质,“尽早还钱”的动机强烈,早偿风险较高,动态池ABS通过持续购买的方式降低了现金流的不稳定,产品的资产变现收入整体上波动率较小,预期违约率较低,动态池ABS产品整体的信用风险较低。针对动态资产池的特点及其风险管理现状,文章最后从完善征信体系和信用评级制度、审慎选择动态池基础资产以保障信用质量、加强风险内控制度与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等层面出发,提出了相关的政策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