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体-社会”关系视角下个人数据保护中的“知情同意”规则适用检视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tiandegushi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技的发展在为大规模数据的价值开发提供可能性的同时,也为数据的滥用提供了便捷工具,这使个人数据安全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的核心议题。“知情同意”规则作为个人数据保护法律体系的基础,自诞生之日起即被立法者寄予厚望,但其实际适用效果不尽人意。于是在日益强调数据的处理和流动价值的时代背景下,产生了“知情同意”规则的存废之争。但在各国的立法实践中,“知情同意”规则并没有被立法者所抛弃,反而有被强化的趋势,我国也不例外。以“知情同意”规则为核心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将使未来个人数据保护法的研究从立法论转向解释论和适用论,也促使我们对以往“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进行反思。因此,在数字经济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背景下,从历史中汲取经验教训,赋予“知情同意”规则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其未来适用和贯彻实施,不仅有利于维护个体的数据权益,还有利于构建数字社会的数据处理和流动秩序。“知情同意”规则诞生于个人数据电子化处理逐渐普及的时期,历经半个世纪的发展,不同时期的学者对其内涵有着不同的解读,但其核心理念均在于维护个体的人格尊严,这是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下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哲学的当然理解。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知情同意”规则在实践中陷入了无法发挥效能的窘境,甚至走向了制度设计的反面,在个人数据保护和社会数字产业发展领域造成了个体与社会之间的撕裂。对此,欧盟和美国均始终在探索改革路径,以试图弥合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裂隙。二者在这一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所经受的教训,殊值中国借鉴。但无论是在历史的演进方面还是在当下的国情方面,中国均与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存在巨大的差异,因此不宜对域外国家的“知情同意”规则实践之道盲目追随和效仿,而应当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框架内,以集体主义价值观为基本理念,在“个体—社会”关系视角下,构建“知情同意”规则本土化的解释论体系。论文第一部分对“知情同意”规则的历史演进进行了考察,指出西方的个体主义哲学为“知情同意”规则的理论提出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明确“知情同意”规则适用的领域和前提条件是专业化和组织化的数据处理者与数据主体之间形成的不平等的数据处理关系,而不是在任何涉及个人数据处理的关系中均能予以适用,这为明确“知情同意”规则适用的争点提供了基础,也反驳了无限夸大“知情同意”规则的负面影响的观点。第二部分指出以个体为中心的“知情同意”规则的制度设计忽视了社会层面对数据处理的规范化要求,对数据处理者的忽视导致其行为指引的规定模糊,这将对规则的适用造成阻碍甚至可能背离立法初衷。对于“知情同意”规则的运行失败,利益相关方均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数据处理者在告知内容方面闪烁其词,在告知形式方面进行非人性化的展示,数字科技又成为其规避甚至违反法律的便捷工具;数据主体面临同意的决策困境,忽视了自身在推动“知情同意”规则实施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国家的法律监督滞后且无力。“知情同意”规则所设想的个体与社会良性互动与合作也由此宣告失败。第三部分指出,欧盟严守“知情同意”规则,对其进行了精细化处理,并为其适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这有可能抑制社会商业竞争和商业创新,并引发网络安全风险。美国对“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进行了柔性化处理,其行业自律机制和柔性执法缓解了其内在的刚性,有利于平衡个体的权益保护与社会的数据流动和商业自由发展,但其实施过程中极易导致利益的天平向数据处理者一方倾斜。中国对于“知情同意”规则的认知远未达成共识,价值权衡理念的不当适用将会使“知情同意”规则形同虚设。对“知情同意”规则适用的道路进行探索的经验表明,很难实现两全其美的效果,其在弥合个体与社会的过程中遭遇了两难。第四部分从“个体—社会”关系的视角,引入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社会关系”概念并结合西方对个人主义哲学传统的反思以及社会本位下的哲学转向,重新阐述了“知情同意”规则的法理基础,指出了其在促进个体与社会共生方面的价值。以个体与社会共生理念为指导,“知情同意”规则在适用过程中,数据处理者应当首先尊重个体,进行充分准确的告知并保障数据主体同意的有效性。个体要重视自身在法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推动“知情同意”规则落地。此外,择入机制和择出机制的区分适用和正确理解“知情同意”规则的例外情形将有助于缓解个体与社会的对立。最后,外部的法律监督和内部的行业自律可以为“知情同意”规则的适用保驾护航。
其他文献
赫尔曼·施密茨是当代德国哲学家、美学家。他从身体与情感如何关联的理论视角,深入思考“人如何存在于这个世界”以及“人怎么样活在当下的生活世界”这两个问题。具体来说,即从人的原初性的生活经验出发,思考日常生活世界中人的精神需求;从身体动力机制的角度,把握人的身体与情感;尝试论证人本身、人与他人以及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对人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进而表现人的原初生活经验,从而建构出体系完备的“情境空间”理论。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本文针对黄河流域生态补偿辐射范围狭窄且资金储备少、生态补偿措施市场化多元化不足、黄河流域省际生态补偿利益协调机构缺位的问题提出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方案,拟通过对构建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的实践及理论正当性分析,对应当建立何种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基金,补偿基金应当采取何种运转模式,补偿基金建立还需要进行何种制度回应的问题进行探讨。通过对目前我国基金构建模式类型及特点的梳理比较,得出如下结论:其一,具有
学位
污名化是一个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无论是历史中还是现代社会里,我们都可以找到很多污名化的具体事例。比如历史记载的如赵高、秦桧以及琦善等奸臣形象;又比如现代社会中被称作“马路杀手”的女司机、被称作“第三性”的女博士;又比如“地域黑”的现象等等。污名化现象与汉语詈语的发展有着紧密关联。本文借由对汉语詈语的分析并结合语言学、符号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对污名化现象进行了一种规律性探索,尝试从认知的角度对污名化
学位
都昌方言归属赣语昌都片,关于此方言动词的体貌系统鲜有人研究。本文将都昌方言动词的体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田野调查的方法,对都昌方言的体貌系统以及部分体貌标记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全文共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都昌县的地理风貌、历史沿革、方言音系,前人对都昌方言的研究以及国内外体貌研究概况,以及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第二章描写了都昌方言动词的体。都昌方言的“体”有以下七种,
学位
学位
学位
吴嵩梁(1766-1834),是清代江西继蒋士铨之后最有名的诗人,他与18世纪诗人群体及朝鲜文人等,是当时东亚诗学环流的重要群体,颇受海内外学界推崇和重视。然而目前尚未有一部完备详实的吴嵩梁年谱。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第一,钩沉索引,整理疏证。论文所参考文献来自国内外相关的博物馆、图书馆,囊括吴嵩梁及师友的诗文、年谱、日记等文献,结合清史、朝鲜史实录及清廷档案奏折、地方志等诸多门类。第二,全面总结吴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