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1)调查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探讨健康素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机制。研究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上海市某三甲医院于门诊就诊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对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22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社会支持量表、中文版心衰特异性健康素养量表、医患沟通质量量表、欧洲心力衰竭自我护理行为量表、医疗资源使用问卷以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统计分析方法包括:(1)统计描述:采用均数、标准差以及构成比进行描述性统计;(2)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3)采用Pearson或Spearman分析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医患沟通、医疗资源使用、自我护理行为以及生活质量间的相关性;(4)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医疗资源使用、医患沟通、自我护理行为与生活质量的定量因果关系;(5)采用Bootstrap重复抽样1000次方法检验医患沟通、医疗资源使用以及自我护理行为在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研究结果:(1)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总分均分为(29.29±9.22)分,其中批判性健康素养维度得分最低为(8.54±3.40)分;(2)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学历、NYHA心功能以及对社会支持利用度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素养的主要影响因素,共解释健康素养总方差53.4%的变异量;(3)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对医患沟通以及自我护理行为有正向影响作用,对医疗资源使用有负向影响作用;慢性心衰患者医患沟通及自我护理行为对生活质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医疗资源使用对生活质量具有显著负向影响;(4)中介效应检验结果显示:医患沟通、医疗资源使用在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间起显著中介效应,而自我护理行为在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间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5)健康素养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模型最终适配度指标为:c~2/df=1.238、GFI=0.955、AGFI=0.930、NFI=0.966、CFI=0.930、RMSEA=0.033,模型各指标拟合良好,能够反映各变量间的关系。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其中批判性健康素养水平维度最差;(2)本研究中,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处于中低水平;(3)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学历、心功能以及社会支持等;医护人员应重点关注年龄较大、学历较低、心功能较差的慢性心衰患者,同时应该帮助患者争取更多的社会支持资源;(4)医患沟通与医疗资源使用在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间起显著中介作用,因此针对健康素养较低的慢性心衰患者,可从医患沟通质量与医疗资源使用两个方面进行干预,改善其生活质量;(5)本研究中,自我护理行为在慢性心衰患者健康素养与生活质量间未产生显著中介效应,建议今后可采用更适合的自我护理测量工具、扩大样本量以及多中心研究进一步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