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界一般将1750年鲍姆嘉登《美学》的发表看作具有重大转折意义的历史事件,从此为感性创立了一个学科;同时认为康德最先提出了“审美无利害”,最早将审美从宗教和形而上学中独立出来。因此德国古典美学成为追溯美学现代起源的几乎唯一的线索。但从现代性的主体深层精神气质角度看来,不是美学学科的分化和创立而是“审美无利害”这一具有现代意义的审美态度的确立,成为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并且最早并非康德,而是在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家那里已经清晰看出这一思想了。因此,必须重新审视单纯从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与理性派相对应的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本文主要梳理“审美无利害”思想的起源、发展及衍变过程。在前现代,虽然在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以及阿奎那等思想家那里存在着关于美善分离的思想,但美始终来源于对形上本体的模仿或神性的表现,他们无法从感性的此岸品格来规定审美,因此并不存在从主体自身出发的“审美无利害”的态度。十八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夏夫兹博里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他在上帝退场和理性自律兴起后将情感当作了道德的根据,为情感和感性史无前例的作用开辟了道路。夏夫兹博里将这种情感称为“道德感”,是通过内在感官以直觉的方式获得的。同时,他将审美也看作是通过“内感觉”实现的直觉快感。在摆脱了形而上的束缚后,从主体出发的无利害的审美开始出现。在夏夫兹博里的影响下,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也相继提出审美是无关利害的思想。哈奇生认为美感和道德感一样是一种直觉,艾迪生认为美感主要是一种由视觉引起的“想像的快感”,休谟认为审美与同情相联,同时以趣味和想像取代了理性而成为美的根据,伯克明确将美与功用对立,也将审美的根据放在趣味和想像而非理性上。至此已形成了鲜明的审美与利害无关的思想。在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作为美学原则而确立。之后形成了以叔本华为代表的专门的审美态度理论。它的基本特征就是要完全撇开客观对象,从主体出发努力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进入非功利、非认识的审美状态,只根据主体的观看方式去规定审美经验。 “审美无利害”的兴起必须放在现代性的背景下来谈。现代性线性时间观促动了主体将审美确立为此岸感知。而审美逐渐从形而上学和宗教中解放出来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