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传统翻译理论中,译者通常被比喻为“原作的仆人”,其地位低于原作和原作者,根本无主体性可言。20世纪70年代,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的到来,译者在翻译中的主体作用逐渐受到重视,学者们开始从各种崭新的视角研究译者的主体性。其中,阐释学作为一门对意义进行理解和解释的科学,不仅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而且深化了人们对译者的认识。斯坦纳在其著作《通天塔之后——语言与翻译面面观》中提出的“阐释的运作”观点,为研究翻译作品中的译者主体性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研究方法。Moment in Peking是林语堂最有影响力的英文长篇小说,在这部作品中,林语堂以精美的英文把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介绍给了世界。目前,虽然该作品出现了多个译本,并且深受读者的欢迎,但国内外对其中译本的研究力度却远远不够,关于其英译中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拟采用斯坦纳的“阐释的运作”观点,依照“信赖、侵入、吸收、补偿”四个步骤,同时以哲学阐释学的核心观点为理论支持,对张振玉和郁飞所译的两个中译本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分析Moment in Peking的中译过程中译者选择该文本作为翻译文本的不同动机,由于文化、个体意识差异对原文产生的不同理解,从而在内容与形式方面对原文进行的不同阐释和对翻译中造成的语言、文化的损失采取的不同补偿手段,系统地论证了译者主体性在该文本中译过程中的体现。最后,基于对Moment in Peking翻译中译者主体性的分析,作者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最活跃,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其主体性的发挥对翻译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