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甜菊糖是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中的天然萜类糖苷甜味剂,其苷元甜菊醇具有对映-贝壳杉烯型四环二萜骨架结构,是新药研究的分子骨架之一。本工作对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和嗜松青霉(Penicilium pinophilum)转化甜菊糖及转化酶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棘孢曲霉固体培养浸提酶液对1%甜菊糖(SS,RC,RA比例分别为4:1:3)的转化结果表明,甜菊苷(SS)、莱鲍迪苷C(RC)在10 h内能高效特异性地转化为甜菊醇(转化率98.0%),产物以沉淀形式从转化液析出(纯化后的纯度95.2%,回收率84.0%)。甜菊醇沉淀分离后,溶液中RA可通过树脂吸附分离得到纯化(纯度86.2%,回收率80.5%)。棘孢曲霉液体培养的菌丝可特异性转化甜菊糖中的RC组分,4天内RC的转化率为97.9%,转化产物为甜茶苷。到第6天时甜菊苷有部分转化(5.0%),RA量基本不变。棘孢曲霉液体培养后离心去除菌丝后的上清液对甜菊糖的转化效率很低(2.1%的RC转化为甜茶苷),因此分析RC转化酶是在菌丝体内。棘孢曲霉在诱导液体培养条件下培养,除去菌丝得到的上清液转化甜菊糖,结果没有转化效果。综上,在不同培养条件下棘孢曲霉产酶的种类和性质有所不同,分析棘孢曲霉转化甜菊醇产物的酶来自孢子,而特异RC转化的酶来自菌丝内。对固体培养浸出酶液进行分离纯化,经过滤、盐析、透析、浓缩、阴离子交换层析、分子筛凝胶过滤层析等系列步骤纯化。在50%-60%硫酸铵饱和度下盐析得到的酶有较强的转化甜菊糖能力;通过蛋白凝胶电泳分析其白分子量在30KD-60KD之间;在整个纯化过程中酶的比活力逐渐上升,纯度提高了 20.6倍,比活力提高至4.8.嗜松青霉固体培养浸提酶液45℃转化1%甜菊糖的结果表明,SS在18h内转化率100%,RC在SS消耗后开始转化,50h转化率100%,SS和RC的转化产物均为甜菊醇。在转化过程中,RA量基本不变。嗜松青霉液体培养菌丝体转化甜菊糖的结果表明,30℃、150rpm转化1%浓度的甜菊糖(SS,RC,RA比例分别为4:1:3),5天后的转化产物为甜茶苷,其中SS、RC、RA的转化率分别为41.8%、4.9%、4.7%.对不同品种甜叶菊中的甜菊糖成份分析结果表明,其中7号样品的甜菊糖总苷量为14.2%,主要成份RA8.2%,SS5.1%,RC0.8%,其中总苷量和RA量均高于ZS-1品种的相关含量(总苷12.39%,RA7.69%),因此该品种是值得关注的优良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