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苏两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对比看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ke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与苏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却由于历任领导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认识不同,最终导致了两国政治体制改革完全不同的历史选择:一个全盘西化,搞资本主义。一个要尊重历史搞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列宁作为一名伟大的无产阶级理论家,本已为苏联的政治体制建设设计了合理的发展道路。但他的正确主张却为其继任者所背弃。从“战时共产主义”到“苏联模式”的形成与僵化,从夜郎自大、故步自封到左倾冒进、全盘西化,苏联的社会主义由于其领导人逐步偏离马列主义的正确方向,在经济、政治体制改革决策中出现严重失误,最终剧变解体。 中国在建国初期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政权建设理论,并借鉴自身革命根据地政权建设与苏联的政权建设经验,初步建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体制。虽然文革时期中国在政治体制建设方面也出现过波折,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核心认为改革就是要治机制、体制的病,他们使中国的政治体制建设重新走上正确的历史轨道,而且为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规划出了宏伟的蓝图。党的第三、第四代领导核心坚持了邓小平所设计的渐进式改革之路,并进一步提出了要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增强我党执政能力。 本文首先对苏联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过程分别进行了历史的考
其他文献
瑞典社会民主党与共产党曾同母同源,在20世纪初却兄弟阋墙,分道扬镳:共产党“丢掉肮脏的衬衫、穿上整洁的衣服”;社会民主党人承袭了既有的外壳,其内核则渐渐“异化”。第一次世界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有赖于全体公民法律素养的提升。农民工作为我国公民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