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苹果生产国,在苹果种植面积和产量上都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作为甘肃省特色农产品之一,苹果在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上发挥重要作用。浓缩苹果汁作为苹果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其发展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农业现代化进程。将浓缩苹果汁产业做大做强意味着产业内分工的不断深化,产品附加值得以增加,要素得到优化配置,因而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我国浓缩苹果汁主要用以出口,浓缩苹果汁虽然是国际市场上我国占有优势的农产品种类之一,但其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诸如绿色贸易壁垒等地方保护主义政策时常困扰浓缩苹果汁出口企业,一方面是由国外政府保护浓缩苹果汁生产商和果农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农药残留,缺乏专用加工苹果,以次充好等国内浓缩苹果汁企业自身因素造成的。此外,浓缩苹果汁产业内部大打价格战等因素都给我国浓缩苹果汁产业带来较大损失,影响产业的健康发展。甘肃省浓缩苹果汁产业在受制于以上共性因素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特有的劣势。甘肃省苹果种类更加注重鲜食品种,本地的浓缩苹果汁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远落后于陕西省等其它苹果主产省。浓缩苹果汁产业在形态上表现为整个产业链相互连接、相互作用,本文着眼于全产业链的视角,从对产业内微观基础上的行为主体分析把握产业的发展。对果农、浓缩苹果汁企业、果汁进口商等行为主体的分析又是从其行为逻辑,即追求更大收益和规避交易成本展开的。这种行为及其相互作用表现为企业边界和内部结构的变化。行为主体在适应当下制度体系的同时也谋求改变制度规则,以获取更多的收益,制度从而得以自发演进,在这种共生作用下,产业的发展伴随发生。政府干预常常扭曲或阻止调整性经济行为,因而不利于浓缩苹果汁产业的健康发展。在构建产业发展变迁模型的基础上,本文运用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综合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政府长期的“溺爱性”扶持政策制约了浓缩苹果汁产业结构的自发调整,抑制了鲜食果向加工果品种的转变,抑制了企业积极应对贸易战的积极性,从而抑制了我省浓缩苹果汁产业的健康发展;(2)甘肃省果农不愿意发展高酸度苹果的原因在于资产专用性、路径依赖和从众心理等因素;浓缩苹果汁企业不愿意向原料种植的原因在于分工和专业化的要求、短期行为倾向和自营原料基地时的监督困难等因素,不恰当政策干预强化了这些因素,只有激烈的市场竞争才能激励果农和浓缩苹果汁企业主动求变;(3)由于有限理性和公众预期,政策干预往往不能奏效。尤其是频繁变动的政策更会阻碍果农的成熟、抑制果农向其它方向探索的可能,并最终造成资源的次优配置,因而应尽量减少政策干预,并使政策尽可能单一、稳定。